王得興
[摘要]學生日常管理是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重點,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加強寄宿制學校學生日常管理探究具有重要意義。從安全管理、自我管理、教學管理等方面講解了寄宿制學校加強對學生日常管理的策略,希望為寄宿制學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學生管理日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40102
在寄宿制學校,學生日常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教學管理、德育教育等環(huán)節(jié)均有待加強,下面我們就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加強策略進行闡述。
一、安全管理
積極建立巡邏管理制度、門衛(wèi)值班制度、宿舍與食堂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實行崗位責任制,將每一個崗位的安全職責進一步細化,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人員身上。
建立學生接送制度。結合班級具體情況,制訂學生接送計劃,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盡可能保證家長能夠及時接送學生;安排專職人員與學生代表接送不能由家長接送的學生,全方面保障學生的安全;定期檢查學生接送車輛的安全性;在學生放假前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二、自我管理
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每個宿舍都要選出宿舍長,由責任心強、號召能力強的學生擔當,由宿舍長監(jiān)督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校還可以選拔出學生助理,讓學生助理積極輔助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教學管理
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科學的作息制度。同時,根據學校特點積極開展地域性體育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完善考評機制。徹底改革傳統(tǒng)的分數制、一刀切的教學評價方式,積極建立與素質教育相吻合的教學評價機制。并將過程性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等方式納入到考評機制中,通過科學的考評機制,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進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班級管理要細致、嚴格,班主任應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生活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比如,開展“一對一”的互幫互助活動,鼓勵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以建立良好的班風與學風;督促學生遵守早自習、晚自習以及午休的作息時間表,并積極開展興趣課堂,以發(fā)揮學生特長。
四、德育管理
學校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自主空間,在這一空間中,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此,學校需要強化養(yǎng)成教育,指導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求知,以為將來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禮儀行為習慣、做事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培養(yǎng)學生朗讀、獨立完成作業(yè)、制訂學習計劃、樂學敢問的習慣。
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剛進入寄宿制學校,部分學生會出現無法適應住校生活的情況,班主任、生活教師應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切實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晚自習、班會、師生交流等方式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盡早適應住校生活。同時,班主任還應建立學生身心健康教育方案,全方面分析學生的身心狀況,及時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五、生活管理
在班集體共同生活中,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和睦共處;培養(yǎng)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教會學生洗漱、穿衣、疊被等生活技巧,指導學生養(yǎng)成勤剪指甲、整理內務、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習慣;教育學生外出結伴而行,公共場合注意排隊秩序;積極開展藝術欣賞、環(huán)境保護、生活保健等各種活動,在豐富校園生活、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六、食宿管理
加強學生食宿管理。要求食堂嚴格按照相關衛(wèi)生標準、采購驗收制度等進行作業(yè),嚴禁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有毒、變質的食物進入食堂,保證食堂飯菜的衛(wèi)生。同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加強宿舍衛(wèi)生與安全管理,嚴禁使用違章電器,將生活物品正確擺放,積極營造良好、舒適的宿舍環(huán)境。
綜上所述,寄宿制學校學生的日常管理應從安全管理、自我管理、教育管理、德育管理、生活管理、食宿管理等方面入手,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的優(yōu)秀人才。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