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瀅
摘要:網絡教研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xiàn)代化教研手段,其教研方式是傳統(tǒng)教研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它完全突破了地域性限制,創(chuàng)新了教研形式,快速地傳輸信息,快速地提高教師能力,豐富了交流內容,簡化了交流方式。為了適應教育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作為教研部門的工作者應努力探索教研新方式、新方法。通過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提升教研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為基層學校提供專業(yè)服務。
關鍵詞:網絡教研;教研活動;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80035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也與時俱進走入了信息時代,網絡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無限的信息和資源,使教育資源得到共享,為教育教學的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網絡教研是隨網絡應用的發(fā)展而生的一種系統(tǒng)的、嶄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教研活動當中來進行的一種新型的教研形式。它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逐漸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所用,是教學研究、交流、培訓、學習的極好方式,也是網絡化、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教研部門開展網絡教研的意義
如何改變傳統(tǒng)教研模式,緊跟時代步伐,在新形勢下有效地進行網絡教研是教研人員要研究的新課題。我們在以往多年嘗試開展的網絡教研活動中,深切體會到網絡教研對促進教研觀念的更新,以及提高教學研究工作水平和質量都是有很大意義的。
1有助于更新教研員傳統(tǒng)的教研理念
網絡教研讓教研員不再固守一方,不再“一言堂”。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為教師們提供了發(fā)表自己的思想和教學觀念、進行相互交流的平臺。
2有助于改變教研員的學習方式
網絡教研讓教研員有了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的寬松方式,不再局限于某個時間點、某個地域,只要有網絡就能輕松自如地進行學習。
3有助于教研效果向深度廣度延伸
網絡教研避免了教師們面對面交流時的心理壓力,可以讓他們坦誠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真正達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能力的目的。
4有助于教研活動靈活有效地開展
網絡教研是互動有效的平臺,它能通過信息網絡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并以快速、靈活的方式,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所用。
5有助于提高教研員的信息素養(yǎng)
網絡教研讓教研員自主地學習網絡技術,學會在網絡上收集整理各種教育信息,了解教育前沿資訊。這種教研活動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研員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學研究的水平,提高了開展教研活動的能力。
二、開展網絡教研活動的優(yōu)勢
網絡教研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xiàn)代化教研手段,其教研方式是傳統(tǒng)教研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具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越性。
1網絡教研完全突破了地域限制
網絡技術使教研活動在有網絡的情況下進行即可,教師們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在約定的時間內,根據自己的需要,就近使用網絡,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必集中人員,解決了地域不同的矛盾。就黑龍江省的教研活動來說,每次傳統(tǒng)的教研活動,要召集省內各地市相關教研員及所屬學校的教師來開會。他們來自于全省的13個地區(qū),地域廣、學校多,必然會受到區(qū)域的制約。而網絡教研活動這一方式,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2網絡教研創(chuàng)新了教研形式
網絡教研創(chuàng)新了教研形式,同時網絡教研把教育資源共享變成了現(xiàn)實。網絡教研可以無限地擴大教研規(guī)模,可以使我們充分利用最優(yōu)秀的教師,傳播最先進的教學內容。網絡教研可以使教師們有更多參與教研的機會,網絡教研不但能夠將好的教研成果實現(xiàn)資源共享,更可以迅速有效地為學校教師所掌握。筆者所在的部門就是通過網絡說課的形式,進行網絡教研活動,由參加全國中等職業(yè)學?!皠?chuàng)新杯”教師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的一等獎獲獎教師來展示他們的說課風采,并進行經驗交流。網絡教研活動讓教師們以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到最先進的理念,學習到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在這里,教研成果最大化地得到了推廣,讓教師們從中受益。
3網絡教研快速地傳輸了信息
網絡的一個特點是信息發(fā)布及時、網絡速度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及時準確地傳遞資訊。網絡教研以其聲音、文字、圖形、圖像等多種變化模式,形象、立體、多彩地表現(xiàn)信息,加上專家、學校、教師間隨時互動的交流形式,被更多的教師、教研員所接受。在我們以往進行的幾次網絡教研活動中就可以感受到,基層教師對一些資訊需求是很迫切的。他們往往受到自身、家庭或工作等多方面的制約,而對一些教學、教科研等方面的資訊了解不及時。而通過網絡教研活動及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快速地掌握信息。網絡教研還可以在聯(lián)動、協(xié)作、交流中獲取更多的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4網絡教研快速地提高了教師能力
網絡教研能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fā)展,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思維狀態(tài),極大地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師們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能力。有許多教師就是通過參加我們組織的網絡教研活動,學會了一些軟件的使用,進而自主地學習其他相關軟件的操作方式,為制作教學課件、研發(fā)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同時提高了教研員、教師的學習和應用能力。
5網絡教研豐富了交流內容
網絡教研可以交流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教學資源、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它的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層更是傳統(tǒng)教研所不能比擬的。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無論知名人士還是無名小輩,在這個平臺上都可以平等地、充分地交流。改變了原有只是一人說話大家聽的單調格局。如我們在進行網絡說課教研活動中,在聽取教師說課的同時,與會的人員就一些問題會隨時用文字進行交流,讓我們及時了解到教師們的需求,信息也及時地得到了反饋。
6網絡教研簡化了交流方式
網絡教研活動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研模式,避免了教師們長途跋涉參會。尤其是開展全省中職學校的教研活動,外地市教師還要涉及到差旅費的問題。對某些規(guī)模不大的學校,往往會因為費用緊張而放棄參加會議。網絡教研可以讓教師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能得到更多的學習、交流、溝通和提升的機會。現(xiàn)在只要有臺電腦,有相應的網絡,有些許的信息化知識,就能很方便地參加各種網絡教研活動。同時也避免了路途的勞頓,為教師們節(jié)省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網絡教研為我們提供了最簡單、最直接、最有針對性、最具實效的新途徑。
三、運用網絡平臺開展網絡教研的途徑
為使教研活動省時、省力、高效,使教研員、教師參與的面更廣,使各個地區(qū)、各個學校之間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做到相互間的信息和資源快速傳遞和共享,讓研討活動開展得更深入有效,引入網絡教研這一新型的教研形式便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開展網絡教研活動:
1加強教研網絡軟件建設
依托中國教研網、龍學網,以及其他相關網站,靈活運用網絡知識,掌握相關軟件操作技巧,有效地利用地區(qū)、單位開發(fā)的信息網站,為開展教研活動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提高網絡教研水平,強化網絡教研平臺的作用,加強網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共享教學資源。
2開展教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動
定期開展教研、教學成果網絡交流工作,為參加全國信息化大賽、學生技能大賽、教師說課大賽、班主任大賽、文明風采大賽等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提升教師的自我素養(yǎng),實現(xiàn)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引領和資源支持。同時,提升教研員工作能力的指導和管理要求。
3探索多元化教研活動組織形式
探索地域教研聯(lián)合活動的方式和途徑,聯(lián)動網絡交流平臺,學習先進經驗,建立橫向交流機制,形成教研聯(lián)盟,實現(xiàn)優(yōu)秀經驗互通共享。
4建立網絡教研指導團隊
建立網絡教研指導團隊,給予各類參與網絡教研活動的教研員、教師及時的指導,讓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解決,讓教師得到有效的學習和提高。網絡教研活動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提供及時、有效的網絡教研指導,單靠教研員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網絡教研指導團隊。教研員不僅僅只是負責組織管理工作,更多地應擔當起指導、服務的職責。要和教師們一起進行問題的探討,從中了解問題所在,深入研究,做好服務。
網絡教研有豐富的資源、廣闊的空間、超越時空、方便快捷的優(yōu)點,是常規(guī)教研活動所無法替代的。我們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利用飛速發(fā)展的網絡資源充分進行交流,為網絡教研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緊跟教育形勢,深刻領會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在2016年全國教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探索教育理論前沿成果與教研實踐創(chuàng)新有機互化,提高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提升教研員專業(yè)素養(yǎng),為基層學校提供專業(yè)服務。
(責任編輯:朱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