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摘 ? 要: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合唱教學,學生們能夠對音樂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對于提高學生的樂感以及音樂表現(xiàn)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們也能夠在合唱教學中提高音樂的基礎素養(yǎng)。本文針對合唱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基礎素養(yǎng)的途徑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合唱教學;音樂基礎素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7-0221-01.
合唱是音樂藝術中最為基礎,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通過合唱訓練,學生能夠體會到多聲部合作的音樂美感,同時也能夠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在流行音樂大受歡迎的今天,校園當中的學生們應當對以合唱為載體的古典或民俗音樂有一些了解,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得到提高。在注重素質(zhì)教育的當下,這種教育方式尤其值得提倡。在合唱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合唱的具體訓練對音樂學習當中的一些基礎素養(yǎng),諸如視唱、識譜等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鍛煉,使其具備更為扎實的音樂基本功。
一、在合唱教學中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
音樂知識是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的前提,只有積累豐富的音樂知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zhì)才能夠得到提升。在音樂學習當中,音樂知識不僅僅局限于音樂技巧本身,同時還涉及到歷史、文化等多個層面。只有從時代的縱向學習,以及文化的橫向對比來加強音樂知識的學習,才能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在合唱教學中,學生能夠接觸到來自不同年代,以及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合唱作品,在練習演唱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
二、在合唱教學中奠定學生的音樂基礎
在合唱教學中,所有演唱者組成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當中,所有成員必須密切配合,確保音準和節(jié)奏的準確一致。一旦有個別成員出現(xiàn)錯誤,就會影響到合唱的整體表現(xiàn)水平。因此,通過合唱教學能夠使學生的音樂基礎得到很好的鍛煉。
1.音準訓練。音準是合唱水準的基本要求,合唱團成員必須首先保持演唱的音準,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加其他的演唱效果。在音準練習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上下行的音階進行演唱練習,同時,對于單音還要訓練其聽辨的能力,做好這些準備就能夠為視唱打下基礎。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逐漸加深難度,使學生的音樂基礎得到鞏固。
2.節(jié)奏訓練。節(jié)奏在音樂作品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無論是音樂創(chuàng)作還是音樂表現(xiàn),節(jié)奏都是傳達音樂旋律,進而傳遞作者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旋律經(jīng)由節(jié)奏得到分割和控制,音樂才呈現(xiàn)出豐富的層次和美感。在合唱教學中,學生的節(jié)奏訓練非常重要,整齊劃一的節(jié)奏是確保整體演唱效果的基礎。因此,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拍手等敲打的方式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并逐漸掌握其規(guī)律,使學生的音樂基礎更加扎實。
三、在合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譜能力
讀譜是合唱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熟練掌握讀譜能力,學生才能順利地進行合唱練習,并使其在自行學習當中保證演唱的準確性。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讀譜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交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及作者生平之外,還需要對所要演唱的作品進行結構分析,并引導學生標出其節(jié)奏、力度符號等,使學生的讀譜能力得到加強。
四、在合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
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對于合唱效果有重要影響。如果在合唱教學當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視唱訓練,那么學生就能夠在自我練習當中對樂譜有一個整體概念,甚至可以在拿到陌生的樂譜時開口演唱。這對于學生后續(xù)的音樂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合唱練習中學到的視唱本領能夠使合唱成員在演唱當中快速準確地了解音樂作品,同時還可以迅速唱準其所屬的聲部,這樣就能夠有效縮短合唱排練所需要的時間,使合唱的其他練習項目能夠得到更多時間,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合唱的水準。音樂視唱能力能夠在合唱教學的訓練當中得到充分的學習和鞏固,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同時也為未來的音樂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在合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鑒賞力
在合唱教學當中,通過合適的引導和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是一門藝術,因此,學習音樂不僅要練習相關的技巧,掌握相關的音樂學常識,同時還必須有出色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夠品味不同地域、風格的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為學生講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及相關的歷史事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作品。同時,學生還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合唱當中對作品的情感進行直接的感受,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與鑒賞能力。
合唱是一種講究配合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在合唱過程中,學生通過不同聲部的相互配合,以及高度一致的節(jié)奏和音準使作品呈現(xiàn)出最佳效果。因此,合唱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很高的要求。通過合唱教學的系統(tǒng)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音樂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為學生在后續(xù)的音樂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宇.論合唱教學中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基礎素養(yǎng)[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