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亞
摘要: 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從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豐富作文內涵、加強閱讀教學、提高觀察能力、優(yōu)化作文教學及創(chuàng)新評價手段六個方面,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關鍵字: 小學;寫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16-02
寫作是人們對內心世界的描繪和表達過程,是人們有意識記錄或者表達生活中的某種感受、經(jīng)驗、想法、創(chuàng)意或者事件。寫作并不是簡單的描寫抒情,而是"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的感受,抑或是"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的感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小學生作文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學工作者,應該結合為小學生認知水平不高、學習能力不強等客觀情況,采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1.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學生之間廣為流傳著:"習作之難,難于上青天。"學生之所以認為寫作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寫作時往往無話可說,不知從何下手。為了打破這一教學困境,筆者認為首當其沖的是調動學生寫作熱情,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詞語。"即是說要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調動學生習作的欲望、熱情。的確,學生只有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下,思想才能完全得到解放,才會加快積極情感和情緒的產(chǎn)生,進而形成濃厚的寫作興趣、興奮點和靈感,滋生出更多新穎的想法、生動的詞匯,及其優(yōu)美的語句。為了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尊師重道"的師生理念,要主動與學生打成一片,關心學生,熱愛學生等等。
2.豐富作文內涵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素材作為習作的源頭,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小學生自作質量水平不高,貧乏枯燥,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不夠,生活經(jīng)驗有限,缺乏生動、鮮活的素材支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素材積累工作,不斷豐富學生的素材資料庫。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大量瀏覽課外讀物、圖書等,逐漸豐厚自身的素材積累,促進量變到質量的飛躍。另外,還可以從教材中挖掘素材。小學語文教材收集了大量思想豐富、情感飽滿的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鑒、學習其中的案例。而且各學科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還可以引入其他學科的案例,比如說自然學科教材中的《小蝌蚪找媽媽》、《花鐘》等文章所涉及到的案例,都可以作為生活素材的例子。
3.加強閱讀教學
加強閱讀教學,做好閱讀教學向作文指導教學的滲透工作,除了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了解,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深厚學生文字處理功底。滿足學生精神生活的需要之外,還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強化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把握和領悟,端正學生的寫作方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滲透與寫作相關的技巧和要點,如: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所用的文章標題;學習文章結構安排的邏輯性、合理性;文章所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句子、段落之間的處理效果;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使用技巧等等。另外,老師還可以活學活用,讓學生仿寫閱讀材料中經(jīng)典的句子、段落,續(xù)寫、改寫閱讀文本等等,以此來鞏固學生在閱讀分析教學中需要掌握的寫作技巧,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加深對寫作技巧的領悟。
4.提高觀察能力
觀察作為一種積極主動的認識活動,是一切知識的門戶。生理學家巴普洛夫就非常重視觀察,其座右銘為"觀察、觀察、在觀察。"著名細菌家弗萊明也說過:"我唯一的功勞就是沒有忽視觀察"。"觀"即是"看","察"除了"看"的意思之外,還具有"調查"之意,觀察即是用人的各種感官去接觸、認識、思考客觀事物。考慮到小學生觀察能力普遍不高的現(xiàn)狀,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加以引導、教育。比如說,觀察事物順序可以從遠到近,由外到內等等,還可以引入具體事物,如"土豆",可以引導學生從土豆的形狀、顏色、手感等角度入手,讓學生細致觀察等等??傊囵B(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除了加強對學生觀察方法的指導之外,還需要發(fā)揮學生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切實參與到觀察事物的過程中來。
5.優(yōu)化作文教學
多媒體教學技術借助于計算機、投影儀等電子設備。集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優(yōu)勢,能夠帶給學生視聽上的感官享受,有利于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小學生自控能力不強,在教學中往往不能快速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出現(xiàn)思想開小差、睡覺等情景。因此,老師要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習作的能力。比如說,為了提高學生更好的了解某些事物的特征,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該事物的視頻或者視頻,將一張又一張不同角度的圖片呈現(xiàn)給學生,不僅會讓學生產(chǎn)生眼前一亮的快感,能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習作描寫的生動性、準確性等等。
6.創(chuàng)新評價手段
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獨立修改作文的能力,并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多寫多改,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寫作和交流的習慣。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學生作文的"裁判"、"導航器"、"加油站"等角色,發(fā)揮評價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優(yōu)化作文評價手段,第一,教師還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恢復學生對作文的評價權力,使學生在長期的寫作評價中形成自我修改、不斷積累優(yōu)美字詞的意識。第二,教師應當以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的文章,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語言,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寫作,還要教會學生如何根據(jù)教師的評價來修改自己的文章,并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及時修改文章的好習慣,進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地發(fā)展。
總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作文作為一種書面表達方式,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寫作是培養(yǎng)學生形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必經(jīng)途徑。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適宜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大膽運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 金麗. 融合——習作教學之明智舉措[J]. 快樂閱讀. 2016(06)
[2] 田彩霞. 小學習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與解決策略[J]. 教育革新.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