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誠華
摘要:目的 對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的原因予以探討分析。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兒1221例,于出院后15 d回訪收集臍帶脫落延遲新生兒30例,分析臍帶脫落延遲的發(fā)生原因并制定相應對策。結果 30例患兒中,22例為臍帶消毒原因引起,1例為結扎位置太高引起,2例為結扎工具;5例為新生兒照護不當所致。結論 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會造成臍部疾病,所以尋找臍部延遲脫落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有利于減少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新生兒臍帶早日脫落。
關鍵詞: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lay of Neonatal Umbilical Cord
YU Cheng-hua
(Hunan Wangwang Hospital,Changsha 410016,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delay of the newborn's umbilical cord.Methods 1221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3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day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The 30 cases,22 cases were caused by umbilical cord disinfection,1 cases were caused by ligation,2 cases were ligation tools;5 cases were caused by improper nursing.Conclusion The umbilical cord can cause the delay of the umbilical cord,so it is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Key words:Neonate; Umbilical cord shedding; Delay
新生兒正常情況下,斷臍后的臍帶殘留端會逐漸僵化、干枯,臍帶一般在1 w左右脫落。切斷后的臍帶形成了創(chuàng)面,一般10~14 d后創(chuàng)口才能完全愈合,因此臍部極易感染[1]。臨床上,也有不少超過10 d甚至20 d或更長時間,臍帶延遲脫落給家屬及產(chǎn)婦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新生兒的臍部感染率也隨之升高[2]。隨機選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兒1221例,于出院后15 d回訪收集臍帶脫落延遲新生兒30例,分析臍帶脫落延遲的發(fā)生原因并制定相應對策,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1月~8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30例,其中男嬰22例,女嬰8例;早產(chǎn)兒5例,足月嬰兒25例。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30例臍帶延遲脫落新生兒的臨床資料,新生兒護理方法使用常規(guī)方法對其進行護理,出院前向家屬及產(chǎn)婦講解臍帶消毒的方法,確保家屬及產(chǎn)婦能真正掌握。
日常常規(guī)護理方法:2次/d對臍部用75%酒精消毒,出生后第2 d洗澡后采用暴露法,不用護臍包包扎臍部,保持臍部的干燥。囑產(chǎn)婦及家屬出院后自行用酒精消毒臍帶,2次/d。
2 結果
30例臍帶脫落延遲新生兒中,22例為臍帶消毒原因引起,1例為結扎位置太高引起,2例為結扎工具;5例為新生兒照護不當所致。針對原因采取指導正確的消毒方法、糾正不當照護等處理后,28例新生兒的臍帶于4 w內(nèi)脫落,脫落后,1例患兒形成了肉芽腫,1例發(fā)生臍炎。2例新生兒于第5周采取了人工斷臍,臍部愈合良好。
3 討論
臍帶是哺乳類動物連接胎兒和胎盤的管狀結構,一端附著于胎盤胎兒面,另一端連于胎兒腹壁臍輪,是臍帶是母體與和胎兒營養(yǎng)物質(zhì)供應、代謝產(chǎn)物排除和氣體交換的重要通道[3]。新生兒臍部極易發(fā)生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又稱臍炎[4]。探討分析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原因,制定相應對策極其重要。
3.1新生兒臍帶脫落延遲的原因
3.1.1臍帶消毒原因
3.1.1.1消毒方法不準確 新生兒照護者不能在實際操作中正確執(zhí)行臍帶消毒的方法,沒有對臍帶根部消毒,只是給殘端表面或臍周皮膚消毒,不正確方式消毒導致臍部干燥粘貼在臍窩里,臍帶根部潮濕。新生兒的臍帶大小、臍窩的深淺、臍帶斷端干燥后的形狀各不相同,導致臍帶消毒時的難易度不一樣,對于臍窩深、臍帶粗、斷面呈圓形蓋狀的臍帶,正確消毒的難度增加,照護者沒有相應的能力正確執(zhí)行。
3.1.1.2消毒時機不準確 洗澡后或臍帶被打濕后沒有及時消毒,消毒的次數(shù)不夠,只消毒了1次/d,甚至完全沒有進行臍帶的消毒。
3.1.1.3消毒使用物品不恰當 使用了不在消毒有效期內(nèi)的消毒液和棉簽進行臍帶的消毒。
3.1.2新生兒照護不當 新生兒的臍帶斷端干燥后,不需要繼續(xù)使用護臍包對臍部進行包扎,只要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有利于臍帶的盡早脫落,新生兒的照護者使用不透氣的防水臍貼對臍帶進行包扎,導致臍帶斷端的干燥環(huán)境被破壞,使得脫落延遲,甚至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尿片過長覆蓋臍部,導致大小便沾染臍帶,沒有及時處理,同樣導致臍帶的脫落延遲。
3.1.3結扎位置太高原因 我院目前結扎臍帶的位置為距臍輪0.1 cm處結扎,但是在臍帶較粗,水腫等情況下,氣門芯結扎不能完全控制到相應位置導致結扎位置過高。臍根部和結扎部位之間含有少量血液供應,極易形成小血腫,殘臍不易枯死脫落,并且易感染。
3.1.4結扎工具原因 目前我院結扎臍帶的方法有氣門芯套扎和臍帶夾斷臍兩種方法,在橫斷面調(diào)查中氣門芯套扎所結扎的臍帶脫落時間優(yōu)于臍帶夾所結扎臍帶的脫落時間,所以我院基本上采用氣門塞套扎的方式對新生兒臍帶進行結扎。氣門芯的寬窄影響到臍帶斷端血運的阻斷情況以及對臍帶根部的暴露情況。對于過粗或過細的臍帶,選擇性采用臍帶夾的結扎臍帶,有利于臍帶根部的消毒,但是臍帶的根部干燥脫落時間較長。
3.2相應的對策
3.2.1新生兒分娩時根據(jù)臍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臍帶結扎的方法,并且嚴格按照斷臍的規(guī)范選擇距離臍輪0.1 cm處進行結扎,既要保證有效地阻斷臍帶斷端的血運,同時考慮后續(xù)的臍帶護理。
3.2.2新生兒住院期間,護士每日下午定時進行床旁臍帶消毒,同時對產(chǎn)婦本人及家屬講解臍帶消毒的方法。在母嬰出院時,發(fā)放新生兒出院宣教單,以書面的方式詳細告知產(chǎn)婦及家屬新生兒臍帶消毒的方法。
3.2.3新生兒住院期間,產(chǎn)科醫(yī)護人員進行即時的新生兒照護知識宣教,并每周固定時間舉辦產(chǎn)后媽媽班,對新生兒照護的基本知識進行集中的講授和答疑,確保新生兒接受到正確合理的照護。
3.2.4將出院回訪時間從出院后15 d提前到出院后7 d,及時了解臍帶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即時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雷志萍.愈臍胎毒清對新生兒臍帶脫落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1,01(21):187-188.
[2]鄭瑞鶯.不同護理措施對新生兒臍部愈合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22):3353-3355.
[3]李小花,朱亞萍.不同臍部護理在新生兒臍炎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9):62-63.
[4]蔡五妹.新生兒臍部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35(27):6129-613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