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 要:住宅建筑設計是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對于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住宅建筑設計教學的方法以探索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之在求學階段即掌握后期職場之中所需的實踐能力,達到教學的目的也即學以致用。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 教學方法 學生主體
住宅設計是建筑設計中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其教學方法的科學合理性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住宅的安全性。然而,就當前諸多高校的教學現(xiàn)狀而言,多數(shù)老教授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以及模式的影響,并未認識到當今學子的個性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其學習的興趣偏低,教學效果不佳。為此,必須要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析學生個性的變化以及需求的變化,轉變教學理念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使之在短暫的學習階段掌握住宅設計的相關理論以及實踐能力,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加以改善:[1]
一、開展互動式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互動教學日益受到學生的歡迎,通過互動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助,使之在學習與生活中相互幫扶,共同提升學業(yè)。尤其是對于建筑設計專業(yè)而言,獨立學習無異于閉門造車,師生互動與學生間互動利于學生快速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與他人之間的差異,進而利于在后期的學習中明確改進的方向。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互動式教學要求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簡單地介紹完教材上主要的內(nèi)容之后,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進行短斬時間的思考,并在學生和老師之間展開討論,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切忌直接給予答案而應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基于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及思考去解決問題。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進而積極主動的彌補所缺的知識。例如,在教授建筑設計理論方面,可分成兩個階段:首先,利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精講相關理論,使學生充分掌握設計理論,為第二個階段的教學打下基礎;其次,選擇合適的工地,帶領學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到建筑施工現(xiàn)場真切的感受建筑設計理論與建筑設計方案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在現(xiàn)場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樹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設計理念,使之在未來的設計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習慣。又如,在方案指導教學中,可以學生的作品統(tǒng)一展示但并不署名,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直觀感受進行點評,然后由教師進行最終的點評以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其二,學生之間的互動。 建筑設計專業(yè)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均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單純依靠教師的傳授是極為有限的,更不足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設計師,還需要學生在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強化設計訓練,提升實踐能力。尤其是要積極與同學之間相互切磋與探討,包括對某一理論的看法、對某一設計作品的評價、對個人現(xiàn)狀的交流、對提升學習策略的方法等等,通過交流以尋找答案和提升自我的突破口。同時,應盡可能的與學長保持聯(lián)系,相互交流,其學習時間與實踐經(jīng)驗均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與之錯切磋受益匪淺,而且現(xiàn)代網(wǎng)絡發(fā)達,可通過QQ、微信、微博等各種途徑進行即時交流。此外,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可以將高年級的優(yōu)秀同學請進課堂,讓高年級同學來評價低年級的住宅設計方案,共同討論住宅設計方案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通過高年級與低年級間的互動,給予低年級同學們一定的指導和啟發(fā),促進低年級同學學習建筑設計的方法盡快入門。
二、實行體驗式教學
人與建筑的關系是彼此依存的,建筑為人們提供生活的住所而人是設計與建設建筑的主體。人們基于自身的需求并結合社會技術條件,設計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并建成相應的建筑,而其科學合理與否不僅在于對設計方案的評價更多的是居住者的切身體驗。因此,作為住宅建筑設計教學而言,必須要不但提升學生對于建筑的體驗。對于居住者而言,對于住宅最大的要求在于滿足生活所需也即通過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以提升生活質量。通過帶領學生實地參觀附近優(yōu)秀的小區(qū),體驗小區(qū)環(huán)境,進入戶內(nèi)感受內(nèi)部空間和功能的關系,親身去體驗已經(jīng)建成的建筑空間,經(jīng)過體驗后總結現(xiàn)有戶型的組合方式、小區(qū)的環(huán)境景觀等的舒適性和實用性來指導自己的住宅課程設計。[2]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形象、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在計算機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因具有圖文并茂、直觀性、表現(xiàn)形式豐富等特性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到各階段的教學之中。在建筑設計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即可直觀的展示出一個設計方案到建設成建筑的全過程,學生便可真實的感受到由作品到建筑每一個“進化”狀態(tài)。例如,在教學階段教師即可提前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視頻、文字等信息錄入到多媒體當中,進而圍繞一個設計作品展開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分解。同時,在講解過程中播放相應的圖文信息,使學生即學習理論又可通過直觀的圖片或視頻以增進對理論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作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根據(jù)學生的需求,準備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以提升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以及喜好等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由此,在住宅建筑設計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個性、時代特征、現(xiàn)代化的技術,制定科學合理且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崔麗.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方法與內(nèi)容改革嘗試[J].《高等建筑教育》,2012(3)
[2]高麟腋.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建筑設計教學方法探討[J].《亞太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