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艷
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關注文化與生活,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蓖瑫r指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還有許多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課程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笨梢?,現(xiàn)代美術教育,并不是以培養(yǎng)某個學生成為藝術家、畫家為最終的目標,而是要針對全體學生,激發(fā)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把美術學習活動與學生自身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作為美術教師,就應尋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美術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與能力。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繪畫日記”就是一種很好、很實用的教學方式,且符合美術教育現(xiàn)狀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針對每個學段進行不同的繪畫日記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的繪畫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一、繪畫日記簡介
繪畫日記“主要是采用記號、圖形、圖案的形式,運用單幅或多幅連環(huán)的繪畫,畫面可以是黑白的或單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并配以簡單的語言來加以說明,記錄兒童一天所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具有記憶性、文字性、圖畫性,表達了兒童對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
繪畫日記,一方面以課堂日記表現(xiàn)的需要來促進課外的觀察,另一方面在觀察能力提高的情形下提高繪畫表現(xiàn)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觀察能力與繪畫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美術課程繪畫日記教學實踐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開始學習繪畫日記有一定難度。學生會遇到觀察不足,沒有內容表達、或心中有想法,但是無法用繪畫的形式來體現(xiàn)等具體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繪畫中的實際困難,在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的同時,傳授一些基本繪畫技法,幫助他們逐步適應繪畫日記的教學,并養(yǎng)成“繪畫日記”的習慣。
1.樹立“繪畫來源于生活的理念”
在開展第一次繪畫日記教學時,我常常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在日本,如果游人問路,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很多日本人會邊畫地圖、邊告訴你道路。你每天都要從學校到家往返兩趟,這么熟悉的一條路,你能畫出來嗎?”也讓學生明白美術學習是在生活中提煉的,不是簡單的臨摹與效仿,不能脫離實際生活,感受到美術是生活實際的一種表達方式。
2.重視學生觀察能力與觀察技巧的培養(yǎng)
在開展繪畫日記教學之初,我想引導學生記錄自身的實際生活,但是很多學生無從下手。有的學生會說:“怎么畫啊,我覺得沒什么東西可畫的?!被颉拔蚁氘?,但是畫不出來。”還有的學生雖然動手畫了,但從畫面來看,內容空泛籠統(tǒng),畫面零散。
針對這些問題,我在教學中逐步滲透觀察方法,如,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方法,比較的觀察方法,注重細節(jié)以及發(fā)動多種感官參與觀察等等。要求學生課外運用課堂學到的觀察方法觀察事物,然后進行課堂表現(xiàn)。通常是課前提醒學生觀察所要表現(xiàn)的觀察對象、課堂上引導學生繪畫表現(xiàn)并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學生課后再做第二次觀察,以鞏固觀察方法,提高表現(xiàn)力。在這樣的循環(huán)訓練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內心,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不同的年級設計不同的作業(yè),這樣也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3.指導學生認真立意構思,掌握繪畫技巧
在學生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后,有了表達欲望時,我也參與和學生一起進行繪畫日記的創(chuàng)作,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表現(xiàn)立意的繪畫內容。例如,《今日的餐桌》《今日的表情圖》等。在確立主題后即著手進行小構圖探索,對一個主題可以多畫幾個不同角度的構圖練習,幫助學生對各個構圖練習方案加以評價,再從中選擇最佳的構圖,采用繪畫技巧加以表達。在《今日的餐桌》主題中,學生有的畫摘菜、有的畫洗菜、有的畫烹飪、有的畫豐盛的餐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4.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元評價的方法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在一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對學生的課堂作業(yè)進行評價。通常情況下,教師評價較高或在課堂上展示的繪畫作品會成為其他同學效仿的對象。這種現(xiàn)象往往造成學生的作品趨于整齊劃一,讓學生誤認為,美術作品只有畫的像原物。也導致了很多美術技法相對較弱的學生怕畫不像,不敢畫、沒有自信心、不敢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針對這些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中,我采取小組討論、修改—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這樣一來,觀察不到位的地方,會得到其他同學的補充與修正。小組討論、修改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進行小組互評環(huán)節(jié)。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幅作品,班級進行展示,由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最后,我進行總結性評價,針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繪畫技法等方面提出改進性建議。
5.建立學生繪畫日記檔案袋,培養(yǎng)“繪畫日記”習慣
在開展繪畫日記教學一段時間后,每個學生都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繪畫日記作品。我引導學生以檔案袋的形式將這些作品加以整理,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告訴學生“既然是繪畫日記,就應該像記日記一樣,有一定的連續(xù)性。想到了,就去畫……”培養(yǎng)學生在美術課之外堅持繪畫日記的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的繪畫日記教學,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xiàn)能力、繪畫技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一開始的無從下手,不知道畫什么,不知道怎么畫到現(xiàn)在的信手拈來,提筆就畫。在這一過程中,我也深深體會到了觀察能力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扈海萍.繪畫日記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
[2]沈群.大班幼兒繪畫日記的實踐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