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源
課堂教學應該包括兩個方面,即“教”和“引”,但“教”不能等同于照本宣科的講解,而是一種理論、思想的傳授;“引”則傾向于讓學生去做,在做的過程中獲得技能的增長。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課程,既然語文具有工具性,那么,不可否認,工具的使用必然要經(jīng)過反復的訓練,而這種訓練不能等同于教師直接向學生講授,更多的是以“示范性”的講解來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并將這些方法應用于文本閱讀。
一、引讀感知
引,即引導。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講授式教學,按照事先備課安排向學生逐一講授。學生該讀的時候不讀,讀中的感悟不深,閱讀效果不是很理想。閱讀,更多的是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讀中獲得感悟和體驗,為此,讀是不可缺少的。就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自主性有所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讀,讓他們獲得對文本的感知。
就“引”而言,一是要在方法上給予學生引導,即明確讀什么,讀后知道什么。對于一篇文章,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文章體裁、主要內容、結構等是必須把握的,在閱讀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如閱讀《一個人的遭遇》,如果對法西斯侵略者給前蘇聯(lián)人民造成了巨大破壞和損失的歷史不了解,只是簡單閱讀課文,那就只能片面地了解老兵對戰(zhàn)爭的回憶,而不能體會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創(chuàng)傷,也就很難體會和平的重要性
二是在課堂上要注重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讀中感悟。如學習《江南的冬景》,“江南”指哪些地方?給作者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樣來表現(xiàn)它的明朗的情調的?圍繞上述問題在讀中明確江浙地區(qū)的明朗的情調,再圍繞屋外曝背談天、午后冬郊、農村冬雨、江南雪景、旱冬閑步等逐一進行閱讀分析,如此,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也才能轉為學生的見聞和感受。
二、精講點撥
不可否認,在閱讀教學中,講是不可缺少的,但講不能等同于照本宣科。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講授是主要的方法,寫作背景、文章內容、藝術特色、人物形象、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諸如此類,都是教師以講授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生則是以聽的方式進行閱讀,沒有在讀中獲得感悟。如此,當學生自己去閱讀文本時,也就不知道該從何讀起了。在訓練性閱讀中,講是一種示范性的講解,是在學生探究基礎上的點撥和指導。
首先,講應該是點撥和指導,即在引導學生讀的基礎上的指導。以《最后的常春藤葉》對瓊珊人物形象的分析為例,瓊珊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醫(yī)生是怎么說的?她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閱讀,交流后應明確,瓊珊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像那隨風飄零的藤葉可能真的活不下去了,那么,誰挽救了瓊珊?學生交流后要明確貝爾曼、蘇艾、醫(yī)生、瓊珊自己所做的事、所起到的作用。
其次,要結合具體的文本而進行精講,給學生示范,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如《我與地壇》中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huán)境的關系教師就應給學生講解?!拔摇碑敃r是“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是一種“頹廢”的狀態(tài),此時的地壇則是“琉璃剝蝕,朱紅淡褪,高墻坍圮,雕欄散落”,帶給人的是“荒蕪”,可“我”為什么單單癡迷這樣一個荒蕪冷落的園子,更多的是希望找到“慰藉”。如此,以講來突出重點,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三、訓練技巧
練,即訓練,但不能等同于單純的書面練習。訓練性閱讀中的“練”更多指向于“訓練”,是一種拓展性的應用練習,即在閱讀中通過引導學生讀而掌握方法后進行拓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訓練應主要放在文本研讀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引導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拓展。
首先,就課堂中文本的拓展性訓練而言,要及時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方法。如《江南的冬景》,教師先選擇其中一景引導學生交流“寫了什么景、有什么特點、作者感受如何”,教師精講后就可用此方法引導學生對下一景進行自主分析,嘗試應用。
其次,訓練還要注重由課內向課外拓展,讓學生由此及彼,做到舉一反三。如小說閱讀中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是先找到文中對人物的相關描寫,如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再根據(jù)描寫分析人物形象。那么,當學生掌握了方法后,再遇到小說時就會嘗試用這種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又如議論文中對論證方法的學習,學生學習了事例論證后,在以后的閱讀中如果遇到類似的例子,就可嘗試對該論證方法的作用進行分析。
實施訓練性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更多的是以聽的方式進行學習,閱讀中的參與度不高,體驗不強。由此,在解決文本閱讀問題時,往往不知該如何回答,甚至只能從原文中找一些句子應付。而通過訓練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在閱讀中進行應用,可以逐漸讓學生完成從只會讀向會讀會解決問題的轉變,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高中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