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萍
摘 要:作為在一線工作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經常碰到令他們頭疼的“學困生”,他們的存在不僅會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還可能嚴重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綜合情況。而對于這些學困生的轉化,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這項任務不僅有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對于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全面人才有著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10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58
一、學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主觀原因
1.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2.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自制力差;3.學習基礎薄落,不懂科學的方法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復習。
(二)客觀原因
1.學生智力水平與同齡人相差大,無法完成同齡人能完成的學習任務;2.家庭教育不當,家校配合不當,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3.容易受到周圍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使得其行為出現偏差,而產生了厭學的想象,造成成績不斷下降。
二、學困生轉化策略
對于學困生的轉化,我們要如醫(yī)生看病一樣,通過望聞問切,確定其病因,再根據其病因對癥下藥,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雙管齊下最終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
(一)擺正心態(tài),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現在的教育教學中遇到“學困生”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他們。因此,在我們以正常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困生的時候,我們就要從各個方面去了解他們變成學困生的原因,讓學生知道我們是他們的朋友,是來幫助他們,是他們心靈的傾聽者。通過對本班幾個學困生的分析、調查,我發(fā)現他們變成學困生多不是由于智力問題形成。如本班的呂同學,經對其了解發(fā)現,他變成學困生主要是由于父母忙于創(chuàng)業(yè),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由于對于孩子心理覺得有所虧欠,所以父母在物質上盡最大能力去滿足他,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則推給學校,導致孩子覺得父母不關愛其成長,自暴自棄,很快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慣,導致成績直線下降,到家長發(fā)現此現象想要改變其不良習慣時,為時已晚。而所有這些信息的收集,多需要我們建立與學生平等的關系,真誠地關心、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我們的關愛,將他們的心聲與分我們分享,這對于我們制定后面的轉變計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找出學困生的閃光點,對其多鼓勵
學困生因其自身原因,所以在一些行為上可能與其他學生有較大的差距。這時如果要讓他們一夜之間行為和學習上就如其他同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轉化計劃。在制定的時候,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分析,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幫助,這樣也能讓他們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教師的幫助,也與教師拉近了距離。在制定轉化計劃的時候,如果學生達到了某個程度,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進行表揚,或者對他們進行小小的物質獎勵,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繼續(xù)轉化的決心。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找準這些學困生的閃光點,并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表現出來,同時要對其及時地進行鼓勵,他們就能體會到成功,進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三)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在家的時間遠遠大于在校時間,學生的行為和成績的好壞與家長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加強學生家長與學校聯系,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是我們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條件。本班的朱同學,最初,我們跟其父母反映其在學校的一些情況,其父母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的這些情況。這樣就形成了對孩子教育的斷層局面,對于孩子的成長產生了非常不良的影響。最后通過學?!靶S嵧ā?,班級自己建立的微信群,讓家長加入和參與其中,并適時地在其中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以便家校更好地合力教育孩子,而朱同學也在這種合力的教育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總之,在這一學年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中,我失敗過,灰心過,但在一次次的反思、改進中,付出的心血最終得到了回報。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一定能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到那個時候我們收獲的將不僅僅是成功,更多的將會是愛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