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
【摘 要】美聲唱法是一門以人聲為載體,通過個性化的人聲來展現音樂的綜合表演性藝術。在美聲唱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演唱技能的訓練,還要訓練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和審美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美聲唱法教學;審美意識;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235-01
一、美聲唱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感知音樂、思考音樂。通過美聲唱法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yǎng),促進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還為了將審美意識貫穿到藝術實踐中,讓學生真正地領悟聲樂作品,用心去感知音樂、思考音樂,領悟聲樂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藝術的本質,幫助學生提高藝術修養(yǎng),準確地認識和評判演唱水平,提高自身的藝術水準。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音樂文化也走向多元化,現代音樂文化與傳統的音樂文化相互滲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取向。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在美聲唱法聲樂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度關注學生演唱技巧的挖掘,對于聲樂藝術的本質特性重視程度不夠,忽略了審美意識在藝術實踐中的指導作用,造成了許多學生在聲樂學習過程中重技術而輕表現,演唱作品時只是關注嗓音條件是否良好,一心想著炫耀音量、音色,對于作品的內涵把握不夠,導致在演唱時雖然音色非常優(yōu)美,但是不能深刻地感染觀眾,演唱不具有深刻的藝術本質,就很難在演唱過程中與觀眾產生共鳴。所以,如果在美聲唱法的聲樂教學中,不懂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學生演唱時就會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自我欣賞中,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因此,在美聲唱法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培養(yǎng)自身審美意識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學生在演唱時才能夠用正確的審美意識指導實踐活動,提高藝術實踐能力。
二、美聲唱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通過歌曲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在美聲唱法聲樂教學中,欣賞著名的藝術歌曲是音樂學習最重要的過程。欣賞歌曲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聽覺能力,還有利于使學生獲得美好的體驗,在美聲作品中感知旋律美、節(jié)奏美。例如:在美聲唱法聲樂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們欣賞意大利卡奇尼(Caccini,Giulio,1545-1618)創(chuàng)作并于1602年出版的古典藝術歌曲《阿瑪麗莉》,該曲目是許多聲樂專業(yè)美聲唱法訓練中的必選曲目,剛開始接觸這首作品時,很多學生都覺得它曲風怪誕、旋律生澀,根本就沒有律動美感,懷疑、迷惑的表情溢于言表,很難在心里接受它。平心而論,當我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旋律時,也很難對其提起興趣,更何況是對于聲樂藝術還比較陌生的學生。由于學生的歌唱技能不成熟,往往在歌唱中過于關注發(fā)聲技術,把精力放在了演唱技巧的挖掘上,導致音樂修養(yǎng)不足,許多學生面對這樣的旋律時都無法從中獲得美好的體驗。此時,筆者開始親自為學生們演唱這首古典藝術歌曲,讓學生們通過聆聽來感受歌曲的藝術風格。該藝術歌曲無前奏部分,從正拍開始,前7個小節(jié)突出的是7這個音,期間,還特別強調了兩次小2度的音程關系。這樣,整部歌曲的怪誕特征更加明顯,旋律呈現出的陰郁特征也更加突出。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親自擔當演唱模板,使學生獲得了很大的感染,其審美意識也獲得了有效提升。所以,想要通過歌曲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教師的演唱能力必須很高,要通過高水準的演唱,在作品中引導出美感,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緒,建立起一定的藝術審美意識。
(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美聲唱法本身也涵蓋了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是內在的,需要深入挖掘才能感知。美聲唱法演唱首先講究連貫、統一,其次還講究共鳴,要在演唱過程中,凸顯出人聲共鳴之美。當然,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美聲唱法的演唱風格也不一致:意大利唱法比較豪放,推崇直接、激情奔放;法國唱法比較婉約,帶有濃郁的浪漫神秘之感;德奧則比較注重細膩的語言進行理性表達。聽眾的審美取向也各不相同,有的聽眾比較偏愛男高音和女高音,有的聽眾沉醉于花腔,還有的聽眾對于詩歌般的聲樂形式比較癡迷。因此,在美聲唱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勇于用肢體語言進行表達,結合學生的發(fā)聲技巧,深度挖掘學生的藝術思維,使他們能夠將練習曲融入自身情感之中,真正理解作品的美感,唱出自然之聲。
參考文獻:
[1]關陣歡.關于聲樂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1).
[2]尹楠.聲樂藝術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黑河學刊,2011(01).
[3]黃婷婷.聲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J].北方音樂,2014(10).
作者簡介:
周 涵(1982-),女,漢族,湖南冷水江人,碩士,講師,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系,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