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劉杰
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理念和實踐案例引起了我國教育界的廣泛探討和關注?;凇罢n堂派”在線學習平臺,以《教育傳播學》為案例開展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發(fā)現翻轉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習者在線學習的參與性、知識建構水平較高,則能獲得較好的協作學習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網絡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6-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39
一、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進技術和教學整合,催生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把制作好的微課資源發(fā)布到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學習。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課程主題,進行師生、生生互動,展示學習成果,完成教學目標[1]。國內外許多學校和科研機構展開對翻轉課堂的研究,美國學者J.F. Strayer[2]以“統計學導論”課堂教學為例進行了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對比實驗研究。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然而目前翻轉課堂的實施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微視頻的開發(fā),翻轉課堂的組織等[3]。筆者借助于“課堂派”網絡學習平臺,以《教育傳播學》課程為例,探究網絡學習平臺與翻轉課堂的有效結合。
二、基于網絡在線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在翻轉課堂的實施中,課前主要是教師進行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fā)。教師在對學習者需求與學科特點分析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研究與開發(fā)教學內容。在制作微資源時,以知識點為單位設計多元化的資源。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主要設計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學習支持服務等。在教學設計階段為學生準備良好的問題或項目,以促使學生在課前學習階段能夠帶著問題或圍繞項目開展學習活動。教學微資源設計開發(fā)好之后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學生進行測試,發(fā)現問題,帶著問題進入課中學習。
在課中,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開展課堂討論,討論可以圍繞學生和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學主題、項目進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學生主要開展協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師應鼓勵小組之間進行協作交流。在課中的交流討論中,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小組之間或學生個體之間開展學生自評和相互評價,這不僅擴大了評價主體,還使評價比較客觀真實。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幫助學生學習,完成學習目標。
在課后,根據課中的學習測驗和評價驗證課堂教學效果,反思課堂實施效果,思考課堂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探討結果問題的辦法。在課后的反思不僅有利于改進教學設計,改善課堂教學活動,還有利于教師學習教學策略,獲得教學管理方法,實現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綜上分析,我設計出基于網絡在線學習平臺的反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三、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分析
筆者利用“課堂派”網絡學習平臺,基于《教育傳播學》課程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實踐教學,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
(一)學習者的參與度分析
在《教育傳播學》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不僅在網絡學習平臺上積極觀看視頻等學習資源,還能夠積極參與討論,討論話題能夠圍繞教學主題開展,較少有與課程學習無關的話題產生。統計發(fā)現,每一次課堂教學前,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學生比例達到95%左右。學習者參與話題討論和交互主要受到問題驅動、教師引導和學習者支持三方面的影響。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者發(fā)言的積極性提高,參與交互的積極性提高,能夠認真參與話題討論,和其他學習者進行富有思考性的交互。
(二)學習者的知識建構水平分析
利用古納瓦德納提出的交互分析模型分析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習者的知識建構水平,對學習者的作業(yè)和討論文本內容進行編碼統計。古納瓦德納的交互分析模型將網絡交互環(huán)境中學習者交互分為五個層次:信息分享層、深化認識層、意義協商層、新觀點的檢驗與修改層和應用新知識層。由分析結果可知:低于6%的學習者在交互過程達到了知識建構和應用的程度,達到了最高層次,48.45%的學習者達到了意義協商層??梢姡m然學生高階層知識建構水平占比小,但是大部分學生都達到了中等以上的知識建構水平。
(三)學習者的協作學習效果分析
對課堂中學習者分組交互和完成任務的情況看,絕大部分小組內成員都能做到相互交流、協商,共同參與任務完成,問題解決,共同學習每一個知識點。部分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觀點、心得,共同解決問題,促進資源流動,也促進學習者融入學習共同體,加強學習者交互。
參考文獻:
[1] 黃蘭花.地理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6(2):172.
[2] Jeremy F. Strayer.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 [J].Learning Environ Res,2012(15):171-193.
[3] 楊玉芹.啟發(fā)性挫敗的設計研究——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 2014(11): 111-115.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s concept and practice draws general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in educational circles in China as a new model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of “Ketangpai”, this article conduct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with Scienc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of learners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main high in onlin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bett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ffect will be reached.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network learning
[ 責任編輯 張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