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從事教育教學之后,這一點我體會得就更深刻了。自我參加工作以來,我看到了中心校教師的敬業(yè)精神,特別是夏天,下班后1-2個小時還在工作的老師大有人在,是他們在激勵著我前進。還有就是出課教師們對課程的把握,一次次推翻,一次次的更新,最后將最完美、最精彩的課堂呈現(xiàn)出來。這些都進一步地激勵著我。
一、改變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效率
我在初中從事的是生物教學,對于初中的教學思路及學生來說,我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從初中到小學,使我整個的教學思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一開始的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思路,到現(xiàn)在的輕車熟路,我走了不少彎路。比如說:要學會說媽媽話,在中學時,我只要告訴學生這是什么,那樣會怎樣,就可以了,不用過多地加入修飾或兒話??蛇@樣講解,對小學生不實用,學生掌握知識不牢固,所以我就換了一種方法,讓他們先發(fā)現(xiàn),如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或問題,這樣學生發(fā)現(xiàn)了問題,解決起來就簡單了,而且學生記憶也深刻,因為是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這時只要教師一點撥,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松。
二、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始至終貫穿的教學思想是: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體驗,學生只有在不斷的體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學好語文課。同時在教學中,我時常變化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主動嘗試法、問題學習法等方法交替使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情境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在一個寓學于實踐的教學情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
三、營造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jié)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班級學生都在四十多人,絕大部分學生總感覺語文是母語,不用學也可以說話,但這個理解是錯誤的,沒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底,也只能說會說話,達不到掌握與運用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利用語文內(nèi)容營造和諧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習得新知。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腳,進而說一說它們的腳印,再把孩子們帶到雪地里踩一踩,畫一畫,學習新知就興趣高漲。
暢想未來,在今后,我將進一步總結(jié)經(jīng)驗,克服困難和不足,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加強學習,深入扎實地開展好語文教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