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遠
摘 要:分析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關鍵點:教學案例真實可信、具有矛盾沖突、具有典型性,從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全班討論環(huán)節(jié)、總結環(huán)節(jié)等方面研究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方法。
關鍵詞: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案例教學;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52;G65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31-02
一、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師范院校不僅成為重要的教育基地,更成為培育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搖籃。師范教育學課堂,是培養(yǎng)未來教師的場所。用案例教學法優(yōu)化教育學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更能提升教師的素養(yǎng)。用真實的案例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關注案例教學法的價值以及使用關鍵,才能提升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的效率。教育學課程是教育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也是從事教育行業(yè)所必修的課程之一。只有掌握了專業(yè)的教育學知識,高等師范院校學生才能了解教育領域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師范院校的教育學課程教學質量,最近幾年得到了提升,但教學中產生的新問題仍不容忽視。巧用案例教學法,彌補教育學課程的不足,對于大學生成長與進步均有益處。
二、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關鍵點
1. 教學案例真實可信
教學案例的真實性,影響著教學案例的教學價值以及權威性。所謂真實案例,是指案例是對現實世界中某一件真實事件的描述。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所用的案例應當是系統(tǒng)且全面的,案例中不能只有事情的結果,還要有來龍去脈,有充足的論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應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積極去搜集生活中一切有價值的教育資源用于教學。選入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的教學案例,應當來自于真實的教育活動之中,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在使用教學案例時,教師也應當真實地講述,不能夸大其詞或者有意隱藏。只有這樣,師范院校教育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才能有真實、全面的感受,理解案例中所蘊含的教育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之處,感受到教育學課程學習的益處。
2. 教學案例具有矛盾沖突
具有矛盾沖突的教學案例,才能促進師生在課堂中積極討論,積極思考。具有矛盾沖突的教學案例,可以給師生制造一個兩難的教學情境,無論是選擇還是處理方法都是未定的,師生可以利用課堂實踐去尋求解決教育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具有矛盾沖突,就等于給師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師生不需要參與到教育實踐或者社會實踐中去,就可以接觸真實的教育事件,在案例中快速成長起來,了解更多的實踐教育問題。利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教學,組織學生針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與質疑,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是實現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目標的重要部分。
3. 教學案例具有典型性
典型性也就是代表性,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所選擇的案例要具有價值,就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教學案例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矛盾與沖突,從而揭示教育工作的本質。典型教學案例中的各類關系更加全面,對應的教育學知識點較多,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利用一個教學案例復習與強化多個知識點,得出最科學的教育結論。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面,盡可能選擇與教學情境、事件相符的教學案例,給學生參與到案例討論中去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案例問題結合在一起。典型性案例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發(fā)現教育學規(guī)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中巧用案例教學法的方法
1.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準備環(huán)節(jié)
在應用案例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保證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論、知識點都是學生已經學會或者即將學習的。這樣的案例,才能促進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強化已學知識、了解未學知識。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喜歡用多媒體展示案例。而適合于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的案例難度不宜過大,案例中的矛盾要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對案例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答案進行預設,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案例分析活動的方向。教師對案例本身有全面且正確的認識,才能讓學生利用案例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案例教學前,教師要對自己進行明確的定位。在教授新生時,鑒于其剛剛進入師范院校,學習熱情高,但沒有完全適應師范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師應該多多參與學生的案例學習,并積極幫助學生選擇與分析案例材料,降低案例分析的難度。到高年級時,教師則要選擇相信學生的專業(yè)素質,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只在學生有需要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2.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
小組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組。結合學生的教育學素養(yǎng)以及性格特點,分成實力均衡的小組,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像《人民教育》中的“螞蟻唱歌”是教育學的一個經典案例: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么,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干什么?”“聽螞蟻唱歌呢?!睂W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昂f,螞蟻怎會唱歌?”教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里清醒過來。于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fā)落。只有一個倔強的小家伙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說:“您又不蹲下來,怎么知道螞蟻不會唱歌?”首先,在討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用學過的知識分析案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案例的自信心。其次,當發(fā)現一些小組偏題或者跑題時,教師給予引導,讓學生討論與教學案例相關的問題。最后,教師要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各個小組對于同一教學案例的不同看法,在第一時間發(fā)現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以事實為依據與他人進行有理性的討論。
3.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全班討論環(huán)節(jié)
巧用案例教學法實施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專業(yè)素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但要重視小組討論成果的展示環(huán)節(jié)。讓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向全班同學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教師要給學生營造民主的討論氛圍,肯定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并引導各小組針對不同意見進行討論,推動案例分析活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
4.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總結環(huán)節(jié)
在案例教學法模式中,從學生的自主分析、小組討論,到班級討論,學生都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分析思路、學習習慣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此作為總結環(huán)節(jié)的內容。當班級范圍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整個案例分析活動進行總結,向學生公布案例中所涉及的全部教育學知識點以及其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在充分思考之后獲取全部知識點,會給學生“柳暗花明”的感覺,在豁然開朗的情緒中感受到教育學知識的深奧以及學習的樂趣。在總結中,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鼓勵學生在未來的案例分析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以此提高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案例教學法與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需要教師花時間去思考二者之間的相通之處。在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學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新,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好的方法,讓案例教學法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才能給教育專業(yè)的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借案例教學之風,給師范院校教育學課程創(chuàng)新打造一個堅實的平臺,推動師范院校教育學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的師范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霞.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4(12).
[2]劉建銀.師范院校教育學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改革與反思.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3]李礫.案例教學在高職教育學中的實際運用[J].亞太教育,2015(09).
[4]王瑞蘭.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法初探[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5).
[5]張書華.關于藝術類高職院校公共教育學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太原大學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