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蘭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直接影響,而且對于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都有著無法估計的作用。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可通過抓住關鍵語句、借助文本朗讀、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等引領學生用心感受文本,形成對文本的獨特解讀,從而高效地進行閱讀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效果 用心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3-046
由于漢語本身就是一門文化底蘊深厚,語義豐富多彩,表達方式也十分多樣的語言,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更加依賴于學生的感知與理解,需要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用心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領悟能力。
一、抓住關鍵語句,用心理解語句內(nèi)涵
課文中一些關鍵性的詞語、句子是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也是課文思想感情的集中體現(xiàn)。教師通過激活學生的大腦,引導學生用心思考,找出文本中的核心語句,并理解關鍵語句的內(nèi)涵,能夠完善學生的語言知識結構,增強學生對文本詞匯、句子、修辭手法、敘述方法的獨特體驗。
例如,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誠實與信任》的第二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大部分學生都找到了“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這個句子。教師讓學生反復閱讀,用心體會這個中心句的意思,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說出自己的理解和心得體會。學生有的說:“金錢買不到誠實和信任?!庇械恼f:“誠實和信任是無價的。”學生對于這個關鍵語句的理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篇課文也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里,使學生獲得了更多思想情感的教育。
由此看出,教師通過有效地指導學生尋找關鍵語句,并反復多次的閱讀,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在豐富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引領學生用心感受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和主題,從而提升了閱讀學習的效果。
二、借助文本朗讀,用心想象文本意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都是一些經(jīng)典名篇,不論是遣詞造句的工夫,還是課文描繪的意境,都具有獨特的美感,是不可多得的閱讀素材。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優(yōu)勢,讓學生一邊朗讀課文,一邊大膽想象,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用心構思文本描繪的意境,從而領悟課文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上冊的《桂花雨》一課時,由于有些學生對于桂花缺乏必要的了解,對于桂花雨的理解也就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觀看各種不同類型的桂花圖片,重點讓學生觀看那些細細小小、一簇一簇擠在一起的桂花,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想象:“這樣的桂花落下來時會是什么樣子呢?”學生不難想象出桂花如雨滴一樣落下來的樣子,對于課文中所描繪的桂花雨也就形成了形象的認知,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和主題也有了更加鮮明而深刻的體會。
由此說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豐富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朗讀中用心感受文本的意境,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解。
三、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用心感悟思想情感
語言作為傳情達意的工具,在每篇課文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凝結著各種不同的情感,體現(xiàn)著豐富的思想,表達著多種多樣的體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深刻感受其中的情感。教師可結合閱讀的內(nèi)容,立足于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讓學生在氛圍的感染中,用心去領悟文本所表達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的《老師,您好!》一課時,學生對于教師這個角色并不陌生,也積累了很多與教師相處的記憶。為了啟動學生的心靈之門,讓課文閱讀真正走進學生內(nèi)心深處,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閱讀情境,展示了幾幅教師平常與學生在一起的圖片。其中,有的教師耐心地為學生輔導功課,有的教師關心著生病的學生,還有的教師帶病堅持上課或深夜還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教師各種不同的真實生活情景,打開了學生記憶的閘門,他們想起了教師的辛苦付出,記起了教師的諄諄教誨。真實的情境觸動了學生的心靈,使閱讀理解也變得容易了。
由此可見,為了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教師需要給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借助外界環(huán)境的感染力,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在真實的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課文中的情感,領略到閱讀的真正魅力。
常言道:“學貴心悟?!睂τ趦?nèi)涵不同、風格各異的文本,學生的閱讀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的。學生通過用心的思考、領悟,產(chǎn)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真正理解,并且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知。教師作為閱讀學習的指導者,需要營造閱讀氛圍,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架起閱讀文本與學生心靈間的橋梁,實現(xiàn)各種信息的融會貫通,從而達到讓學生自我感悟的效果。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