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華
總有這樣的一幅畫面讓我感動:一位滿頭銀發(fā)的教師安然坐于一張長椅上,他的周圍簇擁著幾十年來教過的孩子——中年的、青年的。他們依然像孩提時那般閃爍著滿眼的清澈,靜靜聆聽著老人細數著一路上收藏的點點滴滴的歡笑。身后的夕陽,把他們的頭發(fā)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黃;飄零的秋葉,也為他們的幸福而起舞,那“簌簌”的落地聲是暖暖的祝福……
懷揣著一個美好的愿景,憧憬著多年后那幅溫馨的畫面中的主角會是自己,在十多年的從教之路上,我總是帶著一份對教學的虔誠之心,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前行。
孩子,我可以怎樣來愛你,讓你更喜歡我?
童心:孩子,讓我?guī)е阋黄痫w翔
1999年,我踏上了工作崗位。幼稚、童心未泯,那是當時同事們對我一致的看法?;蛟S大部分人都認為,一個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太幼稚不見得是件好事。但我卻因此而不亦樂乎。陶行知老先生告誡我們:“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蔽椰F在不需要“變”,我“原本就是”,這絕對不是作出來的,是純天然的。
帶著這份童心,我開始了自己的執(zhí)教生涯。沒多久,一個響當當的綽號便戴在了我的頭上——異類!我欣然接受,因為我的確是個“異類”:學生們的其他老師一直都是以分數為重的,而我卻告訴學生們,童年是美好的,如果能用幾分語文成績換來你們學習的快樂,我可以作交換;學生們的其他老師一直都是居高臨下的,而我卻喜歡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圈,與他們一起跳跳繩、踢踢球,還時不時地借一些芝麻大的事發(fā)揮一下,帶著我固有的幽默感讓教育滲入其中;學生們的其他老師一直讓他們有做不完的作業(yè),而我只會強調,只要態(tài)度端正,認真完成李老師交代你們做的,你們喜歡少寫點作業(yè),我就聽你們的,你們想玩,我就奉陪到底……
那時,校園東側一墻之隔有一大片空地。春日的一天,他們提議,去那兒放風箏。當孩子們卸下讀書的重擔步出校園的那一刻,他們欣喜若狂。當看到校園里其他孩子羨慕的眼神,他們更是好不得瑟!“咯咯咯,咯咯咯……”銀鈴般的笑聲在曠野上回蕩,風箏載著我和孩子們的快樂,自由地飛翔著。
才情:孩子,讓我成為你眼中的一座山
何為“才情”?才,即才能;情,即感情。教師,一方面要傳道授業(yè)解惑,必須要有才能;一方面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所以還必須有感情。
擁有童心,于是我和孩子們進行著零距離的交流,彼此尊重著,信任著。但,教師,畢竟不是孩子們的玩伴;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也并不是用討巧的方式博得孩子們的喜愛就行。但教師一旦擁有了“才情”,便可贏得孩子們發(fā)自內心的敬仰。
原先我以為,只有中高年級的孩子才能懂得教師的才情,才會因此對教師心生敬仰之情。其實不然。
2012年9月,我接手了一個一年級班。都說教拼音的日子是艱辛的,我感同身受。不過,我的孩子們卻是輕松的,別人是每個字母抄一行,而我頂多讓他們寫三遍。最關鍵的是,在教學拼音的過程中,我效仿《師恩難忘》里的田老師,盡量把新授的知識置于一個情境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學。都說教漢字的日子是艱辛的,我深有體會,八個基本筆畫就已經累得我夠嗆。所以,為了不讓孩子們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在上課前我總要準備好些有趣的笑話和小故事,待他們能堅持寫好一部分作業(yè),我就把這些當作獎勵。真的,當孩子們聽著我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時,他們不含一絲雜質的眼神除了崇拜,別無其他。
堅守:孩子,讓我陪著你一起遠行
2013年2月,我來到了震澤實小東校區(qū)。由于中途變動,也由于某些巧合,作為一名副校長,我除了負責行政上的工作外,還擔任了整個學校的語文中心教研組長。而更重的任務是我還接手了四(8)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還沒待我從身份的轉換中緩過神來,艱巨的任務已經向我壓來。說實話,走進班級的第一天,我就已經很是排斥,一是因為突然拋開那幫一年級的小不點兒的不舍,二是因為工作任務之重的委屈。當時,我一邊忙著開學的準備工作,一邊在心里不停地安慰自己:不要多想,就當是一份掙錢的工作,隨便做做,湊合著也可以過的。
可是當我站上講臺正式上課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們微笑著迎接我,聽到了他們親切地與我問好:“老師,您好!”我突然意識到,我不僅僅是在干一份掙錢的活;我的工作肩負著46個生命的美好未來,承載著46個家庭的殷切希望。我豈能因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對他們置若罔聞呢!就在這一刻,我為自己曾經那卑劣的自私的想法而深感羞愧。
接下來的日子,不管事務的繁忙與勞累,對這幫孩子,我真的在全心全意地付出。很多孩子在周記中這樣寫道:“李老師來了,原先不回答問題的也都舉手發(fā)言了,原先不寫回家作業(yè)的也都全寫了……”與他們相處的第18天,原先教他們的語文老師正好來學校處理一些事情。他們看到后問我是不是要走了。我無意識地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明天,我真的要走了??墒牵屛覜]有預料到的是,一個玩笑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那天,很多孩子當著我的面流下了眼淚……
所以,之后楊校長跟我說起下個學期我的工作安排時,我肯定地告訴他:不管怎樣,班級我是要有的,語文我是一定要教的。而今,我擔任副校長已有三個年頭,盡管分管德育和教科兩條線已讓我整日忙得三步并作兩步走,但課堂依然是我的最愛。由于用在教學上的時間肯定要比以前少很多,所以我更是要在研究學生和鉆研教材上花更多的功夫,這也促使我在專業(yè)上迅速成長,在各類賽課中屢獲佳績,很順利地被評為“吳江區(qū)語文學科帶頭人”,并榮幸地加入了沈玉芬名師工作室……我一直在想,一名教師,不管身居何職,只有堅守自己的課堂,才能去憧憬曾經那份樸素的情懷。不是嗎?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