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這一先進性理念給精神科護理管理帶來的影響。方法:擇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間于筆者所在精神科工作的護理人員25例,為其實施人性化管理,并設為研究組;擇取同期在精神科工作但未接受人性化管理的25例護理人員,設為對照組。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認可程度以及患者對兩組人員的滿意度。結果:無論是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認可程度,還是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研究組均要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差異(P<0.05)。結論:人性化管理可以促進護理人員工作熱情和專業(yè)素質的提高,為患者提供更加令人滿意的臨床護理服務。
【關鍵詞】護理管理;精神科;人性化;管理理念;滿意度;認可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2-0092-01
社會經濟進步帶動了物質生活的明顯改善,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人們越來越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這使得許多人患上精神類疾病。這些患者在發(fā)病后有異常的表現(xiàn),周邊的人會因恐懼而躲避他們,這會使他們的身心進一步受到傷害,從而加重病情。因此,臨床護理對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恢復就變得非常重要。而要提高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便需要將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在科室管理之中,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熱情以及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認可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間于筆者所在精神科工作的護理人員25例,為其實施人性化管理,并設為研究組;擇取同期在精神科工作但未接受人性化管理的25例護理人員,設為對照組。研究組:年齡最小者21歲,年齡最大者47歲,平均(28.23±3.32)歲;工作時間:最短2年,最長14年,平均(8.53±1.43)年。對照組:年齡最小者22歲,年齡最大者46歲,平均(28.46±3.84)歲;工作時間:最短3年,最長14年,平均(8.93±1.68)年。兩組護理人員就上述資料而言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行統(tǒng)計學對比。
1.2 方法
(1)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舒適的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還可以緩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其免受不良情緒的困擾,從而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因此,精神科應在科室內制定相應的清潔制度,將科室內配備的設備與儀器擺放整齊,并將工作區(qū)域內的花草進行清洗與重新擺放,使工作環(huán)境整潔、美觀。此外,還可以定期舉辦比賽,對科室內的優(yōu)質服務進行評選,對護理操作進行規(guī)范化評比,以此來激發(fā)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積極投入到護理工作之中。
(2)合理分配人力資源
科室內各護理人員在性格特點、心理活動以及專業(yè)素質上均各有其特點,管理者應根據(jù)其個體差異進行崗位的合理分配,使其充分承擔起職責。
(3)實施獎懲制度
科室內不同崗位的護理人員在工作量及難易程度上存在明顯差異,管理者應對工作量大、工作難度高的護理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如:對于優(yōu)秀工作者,可以定期為其頒發(fā)獎金和證書,這樣可以使護理人員意識到“多勞多得”的正確工作理念[1]。管理者應平等對待醫(yī)生與護理人員,如此有助于保持醫(yī)護人員的和諧相處,促進醫(yī)療機制的高效運作。若條件允許,還可以使每一位護理人員均參與到科室的管理決策之中,強化其主體意識,提高其工作積極性[2]。若其存在不良情緒,要及時溝通,消除其不良情緒。若護理人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給予幫助與鼓勵。
1.3 觀察指標
以調查問卷這一形式對以下三項指標進行調查,在調查對象現(xiàn)場填寫完畢后即時回收,確保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100%。
(1)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認可程度;
(2)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3)護理質量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參與實驗研究的科室內護理人員,其臨床所得相關數(shù)據(jù)均行軟件包——SPSS21.0加以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檢驗。計量資料行( ±s)表示,并進行t值檢驗。兩組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經統(tǒng)計計算為P<0.05,則表明分組效果具有明顯差異。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自身認可度及患者滿意度
見表1,研究組護理人員對自身素質的認可度高達96%,對照組護理人員對自身素質的認可度僅有68%,研究組遠遠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差異(X2=6.64,P=0.01<0.05);接受研究組護理人員護理的患者其總滿意度高達92%,接受對照組護理人員護理的患者其總滿意度僅有64%,研究組依然遠遠優(yōu)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差異(X2=5.71,P=0.02<0.05)。
2.2 護理質量評分
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78.25±10.82)分,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為(56.22±7.32)分。研究組就評分結果而言遠遠高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差異(t=8.43,P=0.00<0.05)。
3 討論
現(xiàn)實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護理人員在護理上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因壓力大、環(huán)境差、患者態(tài)度惡劣而出現(xiàn)不良情緒,不良情緒進一步對工作熱情和護患關系產生不良影響[3]。而人性化理念在精神科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其自我認可度,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因此對于護理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見結果部分,研究組遠遠高于對照組的認可度(96%)、滿意度(92%)以及護理質量評分(P<0.05)便是其積極意義的直接體現(xiàn)。
結語:
人性化管理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對自身專業(yè)素質的認可度,使其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護理服務,從而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因此精神科管理應引入人性化管理這一理念,以促進科室護理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雪玲.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14):1913-1914.
[2]朱林萍.人性化管理理念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3):151-153.
[3]賈良春.探討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11(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