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衛(wèi)娟
【摘 要】2011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積極開發(fā)和合理利用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及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如音像資料、廣播影視節(jié)目、網絡資源等等。作為一線英語教師,如何真正將這一課標要求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有效實踐?如何以教材為中心,通過研發(fā)適合自己學生需要的英語課程資源?筆者以她和學生們共同研發(fā)的“二戰(zhàn)電影賞析課程”為例,分析課程資源有效開放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二戰(zhàn)電影課程
一、案例分析
(一)立足課堂,以教材為中心
筆者在備9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這節(jié)課時,教材對二戰(zhàn)背景、安妮和《安妮日記》介紹很簡單,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二戰(zhàn)的殘酷、體會安妮的樂觀與堅強。于是筆者搜尋了電影《安妮日記》,電影中,安妮和家人們在二戰(zhàn)結束前不久,被納粹趕到集中營去前生離死別的場景,讓學生們難過得留下眼淚。電影中有很大安妮在寫日記時內心的獨白,很適合學生們練習聽寫,筆者選取了最能體現安妮樂觀積極態(tài)度的片段,讓學生們練習,不僅提高了聽力,還使得學生對安妮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在搜索電影《安妮日記》的過程中,筆者又欣賞到了另一部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片中兩個男孩的對白簡單易懂,適合初中學生們訓練聽力,更為重要的是,電影從一個德國納粹的兒子和一個猶太人兒子的視角,去解讀戰(zhàn)爭的殘酷。這樣的電影讓學生們感動,當筆者把中英文提示處理掉,讓學生們不帶任何提示一遍又一遍訓練本該很枯燥學生們很畏懼的聽力訓練一下子改變得生動了,學生們愿意聽了,也能盡全力去聽懂材料,提高聽力就顯得容易多了。因為學生對電影很感興趣,所以筆者讓學生們用英文寫下觀后感,學生間進行用英語交流。
語言需要大量的輸入,這樣由教材中的《安妮日記》為中心,筆者帶著學生們不斷深入二戰(zhàn)電影,就是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的“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利用廣播、英語報刊、圖書館等多種資源,提高充足的條件,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和空間”。
(二)教師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發(fā)現學生對電影的濃厚興趣,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雙休日作業(yè):請在網上查找一部讓你最喜歡的二戰(zhàn)電影,并制成ppt,向全班同學推薦,講述電影的主要情節(jié),表達你的情感和思考。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愛好,推薦了數十部二戰(zhàn)電影。有《辛德勒名單》《鋼琴家》《拉貝日記》《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沙拉的鑰匙》《兵臨城下》等,在課上和同學們分享交流,一部部催人淚下、讓人感嘆不已的電影帶著師生們如同穿越了當時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戰(zhàn)場,感受了世界各族人民痛苦的呻吟,特別是這段歲月中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愛,讓人難以忘懷。這樣的穿越,更為深入地引發(fā)學生對戰(zhàn)爭、對生命的思考,英語真正具有了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資源蘊藏在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體驗之中,也隱藏在他們豐富的情感和活躍的思維之中。學生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的重要意義。
學生們在參與利用網絡搜索、觀看電影、思考、推薦、表達、交流的過程中,有效地激活了學生們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了英語口頭表達的自信心,對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好的幫助。
就這樣,以9A Unit 4 integrated Skill為中心,以解決學生的聽力問題為需要,以滿足學生們對二戰(zhàn)的深入理解為需要,筆者和學生們利用一周的時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共同研發(fā)了“二戰(zhàn)電影課程”。電影課程的目標為:
1.讓師生們深刻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
2.培養(yǎng)師生們積極的人生觀,在任何困難下心懷希望的品質。
3.激發(fā)師生學習興趣,一部電影就是師生一段愉快的學習經歷。
4.提高師生們的聽說能力,能就戰(zhàn)爭話題展開討論。
5.師生們積累更多的詞匯,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
二、對英語課程資源研發(fā)的反思
這樣以教材為依據,合理利用積極研發(fā)電影課程,給學生們提供了貼近他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時代內容和豐富課程,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們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這樣的課程研發(fā)還有以下優(yōu)勢:
1.滿足師生共同英文素養(yǎng)的提高。
英語教師提升自我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課外英語閱讀,因為僅僅局限于研究教材,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會慢慢降低。因此,和學生們一起觀看聆聽一部部的英文原版電影,也能很好地促進教師英語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的熱情。
正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厭倦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課本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學生很難對英語這門學科有興趣。但原版經典電影不同,電影中的經典對白會跟隨畫面,深刻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很多英語單詞的不斷再現,會慢慢自然而然成為學生們的詞匯量。學生為了推薦影片,會自己通過查閱工具書,完成生詞學習運用等,一部電影的推薦過程,就是一個學生自我學習過程。
3.有利于促進后進生的改變。
英語后進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特別是部分男生,因為喜歡英語原版片,開始不討厭英語。筆者執(zhí)教的班級從初一開始,沒有出現英語考試不及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電影課程的研發(fā)發(fā)揮了作用。
4.有利于學生的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
一部經典的電影包涵很多,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能慢慢潤澤學生的心靈。經典的影片讓學生們不僅對各地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有所了解,也有益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標對師生英文素養(yǎng)的要求日益提高,英語資源的有效研發(fā)顯得日益重要。實踐證明,筆者以教材為依據,師生共同研發(fā)的“二戰(zhàn)電影賞析課程”,形成本班特色英語課程,成為英語教材的有效補充和拓展,真正激發(fā)了師生提升英語能力的熱情,達到“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志紅.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05)
[2]張海艷.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