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麗
摘 要:在中等職業(yè)教育中,語文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基礎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論述了在新課程理念之下中職語文教學的相關措施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中職語文;措施
新課改的理論從誕生到現(xiàn)在,無論是普通中小學還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改革的呼聲不絕于耳,改革的方法更是層出不窮。然而,受中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改革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順利。在課程改革的同時,人們也開始認真反思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而中等職業(yè)學校雖然不受高考的制約,改革阻力相對較小,但是由于職業(yè)學校重專業(yè),輕基礎的特點,語文課的改革步伐也是舉步維艱。
1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
毋庸諱言,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總體上都比較薄弱,大部分學生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學生欠缺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對文藝作品的賞析和研習毫無興趣,課堂上只有故事性強的東西才能吸引到他們的注意,這些狀況很常見。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具體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1忽視語文對生活的重要作用
學生不喜歡學語文的原因,主要是不明確學習語文的目的和意義,一些學生認為中國人自然而然會說中國話,不學語文同樣能與人說話交流。語文課文與日常生活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多學幾篇跟少學幾篇好像并無差別,認為學語文勞神費力、收獲不大,今后又不專門做文字工作,語文對今后的生活沒有多少直接的影響。很多學生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和文學底蘊而學習語文,僅僅是為應付考試,更有甚者,連應付考試的想法也沒有。
1.2沒有掌握必要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
在上新課前能夠主動預習的學生只占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學生課后不能及時復習鞏固所學內容。只有很少部分學生會在學習中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更多的學生是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自己不思考、不消化。
1.3不注重課外閱讀,缺少課外學習的必要補充
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能主動做讀書筆記的學生寥寥無幾。從閱讀書籍的選擇來看,喜歡動漫類、玄幻類的學生最多,原因在于這些內容幻想性質濃厚,大眾化趣味性強,閱讀難度不高,那些或輕松詼諧或跌宕離奇的故事帶給青少年巨大的心理刺激,學生的思緒完全被它牽引著。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那些教學輔助讀物沒有什么興趣。
2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措施分析
2.1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中職畢業(yè)生面臨的是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的人才競爭,學生的語文能力好壞對其求職成功與否有直接影響。許多畢業(yè)生雖然已經掌握了職業(yè)活動所需的知識和技術,但在用人單位的筆試、面試中,往往因口語交際、應用寫作、書寫等方面表現(xiàn)不佳而被落選、出局。因此,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將學生的一般語文能力培養(yǎng)放在突出位置,是行之必然的。一般語文能力主要指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些能力要求在不同專業(yè)上的體現(xiàn)是有所差別的。比如對于汽車維修專業(yè)而言,聽:能聽懂常用的專業(yè)術語,能夠聽取他人意見、掌握語言信息。說:能熟練運用專業(yè)術語;具備提問、答詢、介紹(服務項目、價目等)、說明(事理)、匯報等口語交際能力;能夠陳述事實、闡述觀點、說明緣由、發(fā)布指令等,善于溝通和表達。讀:能讀懂常見的專業(yè)術語;能閱讀工作表單、報表;具備基本的科技說明文(技術資料、說明書等)的檢索和閱讀能力。寫:具備基本的筆記、填表的記錄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書寫、簡單書面語句表達、表格制作的知識技能。語文教學就要利用各種手段,努力提高學生在職業(yè)活動中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他們將來穩(wěn)步踏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2挖掘教材深層次的情感
一些文章中,對于情感的表達比較隱晦,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這需要教師引領學生挖掘文章中的深層次情感。在《風景談》中,它描繪了很多美景,但是一些學生對美景并沒有足夠的欣賞能力,對美景的描繪也沒有足夠的興趣。因此,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此項特點,把此節(jié)課進行升級,美景欣賞課變?yōu)榍楦畜w驗課。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做到吐字清晰,語氣順暢,這樣才能真正表達出作者的真摯情感。
2.3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增強語文課的實效性
中職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學生不聽課,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互動氛圍淡薄,老師辛辛苦苦一節(jié)課講完下來,真正把知識點聽懂、記住、會用的學生屈指可數(shù),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要改變這種狀況,讓語文課“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關鍵在于教學方法和活動的選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突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滿足學生求知、求樂、求美的心理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嘗試活動教學。教師應盡量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來活躍學習氛圍,多關注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教師則充當“導演”,發(fā)揮主導作用。備課時教師可根據(jù)課程內容,科學設計、合理安排諸如新聞發(fā)布會、辯論會、課本劇表演、朗誦會、知識競賽、課堂游戲、多媒體資料展示、職場模擬、校外參觀等活動。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使學生樂此不疲、主動投入,學生的興趣在活動中可以不知不覺地被激發(fā),學生對活動的積極性及配合也會大大提高。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一定的情景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表達欲望的環(huán)境條件和動力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音樂渲染、扮演角色、案例引入、詩文朗誦、影片剪輯等方式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體驗激發(fā)情緒,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加深其對實境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在想象中、在思維中進行一番探究、總結、歸納和決策,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如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會是一件難事。
2.4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歸位于握課堂方向的主導者
在講《世間最美的墳墓》、《畫里陰晴》這些散文時,我則用問答的形式來展現(xiàn)散文的知識和內涵?!妒篱g最美的墳墓》表達了“精神的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并讓人們永久記住”的觀念。我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預先做好準備,中間可以穿插托爾斯泰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課堂上,一部分學生扮演游客;導游在介紹的時候,游客可以提出與本篇課文相關的任何問題?!懂嬂镪幥纭窌鴮懙氖钱嫾覍Α瓣帯迸c“晴”的獨特感受和藝術主張。那么我就先讓部分學生自學畫的種類,并在每一種繪畫風格中選出兩到三幅代表作品,作為“繪畫技巧顧問”出現(xiàn)在課堂上。其他同學碰到繪畫的專業(yè)問題就向這幾位同學請教。問題不拘泥于教材,一方面掌握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增加了外圍知識。從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大家不僅認真閱讀了課文,更重要的是真的用心去仔細思考了。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整節(jié)課學生的身心全部放松,沉浸在形散而神聚、內涵豐富的散文海洋中,盡情遨游。
3結語
職教的一個顯著特色是無需受累于升學率,這就為從根本上扭轉重應試而輕應用提供了可能,也為語文老師深入改革教學方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在教學改革中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機!
參考文獻:
[1]彭興杭.用新課程理念為中職語文教學導航[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02:58-59.
[2]浦培芳.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4,06:80-82.
[3]徐好.中職語文問題教學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2.
[4]姜強軍.淺談新課程理念下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改革[J].赤子(上中旬),2014,2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