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煲湯三步走
煲湯第一步:選料 選擇人參、當歸、枸杞、黃芪、山藥、百合、蓮子等材料。另外,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中草藥;身體寒氣過盛,應該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煲湯第二步:下料 肉類要先汆一下,去掉肉中殘留的血水,保證煲出的湯色正。雞要整只煲,可保證煲好湯后肉質細膩不粗糙。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里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煲湯第三步:火候 火不要過大,開鍋后小火慢煲,一般情況下煲40分鐘左右即可。因為參類中含有一種人參皂甙,如果煮的時間過久就會被分解,失去營養(yǎng)價值。
此外,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用煲湯進補,品性溫和的西洋參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癥狀。女性月經期前適合補性溫的湯,千萬不要因為補得過火導致經血過多。
周阿姨每年都會有幾個月反復上腹脹痛、噯氣、返酸,沒有胃口,早飽、惡心,喉嚨有堵塞感,嚴重時還經常伴隨心慌、頭痛、失眠。反復發(fā)作的“老胃病”讓周阿姨體重下降了10余斤,人消瘦了不少。幾乎看遍了當?shù)氐尼t(yī)院,做過多次全身檢查,僅僅發(fā)現(xiàn)“慢性淺表性胃炎”;而且服用過很多消化科藥物,就是不見效。無奈之下,消化科專家建議到心理科就診。
經過詢問和認真檢查,心理科醫(yī)生發(fā)現(xiàn)周阿姨在上腹脹痛、噯氣、返酸之后,情緒非常差。她總認為自己得了“胃癌”,只是家人瞞著自己,因而感到非常痛苦,整天唉聲嘆氣,經常失眠,有時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醫(yī)生診斷是“功能性胃病”,在給她講解了“功能性胃病”的臨床特點后,又給她開了一些抗抑郁和焦慮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困擾周阿姨多幾年的“老胃病”逐漸好轉。
功能性胃病是一種身心疾病,是一組缺乏器質性改變的胃腸綜合征的總稱。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胃腸道各部分功能紊亂的癥候群,而且無法用解剖、生化或組織學解釋,往往與心理因素有關。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說“我氣得胃疼”“我氣得不想吃飯”,卻不知道胃是一個對情緒最敏感的器官??茖W研究已經證實,情緒低落、精神緊張時,大腦的情緒中樞會發(fā)生功能紊亂,緊挨在一起的植物神經中樞就會受到影響,發(fā)生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其中控制胃腸的植物神經最容易發(fā)生失調,從而影響胃腸蠕動功能,消化液分泌減少或過分增加,出現(xiàn)胃部疼痛、反酸及食欲下降等癥狀。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生活結構的改變,職場人士工作壓力大、生活飲食不規(guī)律;而工作壓力大的人更容易胃口大開,常吃夜宵。這會擾亂人體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為誘發(fā)功能性胃病提供了條件。如果不及時干預或者仍保持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就有可能轉變?yōu)槠髻|性病變,如急慢性淺表型胃炎、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
功能性胃病治療的關鍵是綜合調養(yǎng),藥物為輔,針對病因糾正激發(fā)因素。對病情較輕者應立足于調整心態(tài),改變生活方式,必要時可加用胃腸道調節(jié)藥物,輔以認知療法等心理治療。對重度患者,一方面需積極調整胃腸運動和感覺功能,同時需選擇心理認知和行為治療以及放松、催眠、生物反饋治療等,必要時加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經常做腹部按摩操、多運動、保持樂觀情緒等,均可改善病情。功能性胃病一般不用抗菌藥物,只有出現(xiàn)胃腸炎癥的患者,才需在消化科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導致菌群紊亂,使病情加重甚至發(fā)生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