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珍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應用于高位截癱患者中的臨床體會。方法 給予39例高位截癱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臨床效果。結果 經(jīng)過護理干預后, 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復, 15例患者治愈出院。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褥瘡、尿路感染現(xiàn)象。結論 給予高位截癱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可使患者重新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療的積極性, 預防并發(fā)癥。
【關鍵詞】 護理干預;高位截癱;心理護理;安全護理
高位截癱患者大多是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他們是家庭的精神及經(jīng)濟支柱, 且病程較長、 臥床時間長, 具有較多的并發(fā)癥, 如護理措施不當, 會導致原發(fā)病與并發(fā)癥之間形成一定的惡性循環(huán),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因此, 針對高位截癱患者, 制定并采用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對患者的預后來說,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xiàn)將本院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位截癱患者39例, 男28例, 女11例, 男女比例約2.5:1;年齡15~65歲, 平均年齡40歲。受傷原因:27例墜落傷, 9例車禍傷, 3例電擊傷。因脊髓遭到直接的損傷, 導致脊髓受傷平面以下軀體的運動反射、溫覺、觸覺、痛覺、感覺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或喪失。
1. 2 護理干預方法
1. 2. 1 心理護理 由于突發(fā)意外而導致截癱, 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具有較大壓力, 加上需長期臥床, 生活無法自理, 短時間內又無顯著的治療效果, 極易產生悲觀、失望、輕生等消極情緒。有些患者又怕增加家庭負擔, 對治療具有抵抗情緒, 極不配合;對待親人也較反常態(tài), 家屬對患者無所適從, 另外一些患者由于脾氣急躁, 經(jīng)常對醫(yī)護人員與家屬發(fā)脾氣。護理人員要理解患者的心情, 從換位思考的角度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 體貼關心患者。對待患者的態(tài)度要認真、和藹, 操作要輕柔, 以適當方式向患者講解病情、康復所需的各種因素, 獲取患者信任, 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1]。
1. 2. 2 肺部感染護理 患者由于頸椎損傷, 導致脊髓橫斷, 出現(xiàn)呼吸中樞麻痹, 無法自行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 所以必須做好截癱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工作, 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運動, 必要時隨患者的呼吸向上推壓按摩胸腹部, 協(xié)助患者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每2小時進行1次翻身拍背, 使痰液松動, 易于排出;生理鹽水20 ml加慶大霉素8萬單位、地塞米松5 mg、糜蛋白酶4000 U/次超聲波霧化吸入, 3~4次/d;強化口腔護理, 以預防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1. 2. 3 泌尿系統(tǒng)管理 膀胱所具有的排尿功能是受大腦的調節(jié)、脊神經(jīng)控制、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而脊髓遭到損傷后, 患者已喪失大腦對排尿的控制能力, 導致排尿經(jīng)常處于紊亂狀態(tài), 以尿潴留為主。當殘留尿液達到一定的程度時, 膀胱內壓力增高, 大大超過括約肌的擴張力, 患者無法自行排尿, 尿液自動溢出, 極易引發(fā)泌尿系結石及感染。所以必須加強患者的尿意及排尿訓練, 消除潛在的感染機會。嚴格無菌操作、定時排尿;尿管護理2次/d;膀胱沖洗2次/d;囑患者多飲水, 預防泌尿系感染。如果尿管拔除, 可定時對膀胱進行按摩, 由下腹部至下慢慢推按, 盡可能排空膀胱內尿液, 也可配合針灸、理療以刺激排尿功能[2];也可根據(jù)患者飲水情況, 掌握好排尿時間, 使患者形成一定的排尿規(guī)律, 降低泌尿系感染率。
1. 2. 4 皮膚護理 因患者不能自主活動, 且神經(jīng)營養(yǎng)功能差, 極易引發(fā)褥瘡。護理人員應增加責任感, 加強床頭交接班, 定時翻身按摩骨突部, 翻身動作應輕柔, 確保床鋪的平整、干燥與清潔。存在大小便污染時, 應及時對其進行清洗, 確保局部的干燥與清潔。
1. 2. 5 二便失禁、便秘護理 禁止食用辣、炸、煎食物。囑患者多飲用蜂蜜水, 多食蔬菜、水果, 預防便秘。針對已便秘患者, 可順時針進行腹部按摩, 以增加腸蠕動, 促進排便;也可肛塞開塞露;效果欠佳者可遵醫(yī)囑給予清潔灌腸, 以降低患者痛苦, 避免糞便中毒;針對大便失禁的患者, 每次排便后清洗局部皮膚, 并涂抹氧化鋅軟膏, 防止肛周皮膚潰爛[3]。
1. 2. 6 安全管理 因截癱患者喪失了生活能力, 不能活動, 皮膚感覺喪失。生活用品應放在便于取拿處, 同時要防止出現(xiàn)自傷與自殺的事件, 避免碰傷、跌傷與燙傷等意外傷害的發(fā)生。
1. 2. 7 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 多吃水果、蔬菜, 預防便秘;注意飲食營養(yǎng)與衛(wèi)生, 防止暴飲暴食, 避免腹瀉;禁止食用牛奶、豆?jié){等產氣食物, 避免腹脹的發(fā)生[4]。
1. 2. 8 功能鍛煉與康復指導 早期協(xié)助患者進行上肢、下肢及股四頭肌收縮和放松活動, 晚期鼓勵患者進行撐臂、屈伸膝關節(jié)功能鍛煉, 采取主被動相結合, 活動次數(shù)逐漸增加, 范圍逐漸增大, 以達到最大的功能恢復。
2 結果
護理干預后, 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復, 15例患者治愈出院, 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褥瘡、尿路感染現(xiàn)象。
3 小結
高位截癱患者由于病程較長、 并發(fā)癥多, 再加上需長期臥床, 若護理不當, 隨時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 在護理工作中, 要結合患者的自身特點, 制定切實可行的個體化護理方案, 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做好心理、泌尿系統(tǒng)護理、二便失禁、便秘護理、皮膚護理、肺部感染護理、安全護理、飲食護理。
總之, 給予高位截癱患者護理干預措施, 可使患者重新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療的積極性, 預防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 曾莉娟. 高位截癱患者的護理干預.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0, 29(15): 172-173.
[2] 王義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高位截癱患者便秘的效果觀察. 吉林醫(yī)學, 2015(9):1898-1899.
[3] 鐘美鳳, 何映坪, 李小蘭, 等. 高位截癱合并肺部感染等重癥患者的綜合護理.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2, 18(15):2299-2302.
[4] 葉浬利, 吳新軍. 對減少外傷性高位截癱患者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干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0, 8(30):129-130.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