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莉
【摘 要】 美工操作在幼兒的學習內容中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重。幼兒剛剛步入對世界、對自我的好奇探知中,美工操作可以讓他們充分發(fā)揮獨有的想象思維力,進一步認知感受事物,獲得樂趣感和成就感。而這樣的目標導向下,材料的精心準備和科學投放是首要關注和改進點。
【關鍵詞】 幼兒美工教學;材料有效投放;實施策略
幼兒美工吧的設置是幼兒在園生活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設施,美工吧的開放形式,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輕松、自主的學習空間。在這其中,美工材料對幼兒的引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今,不少幼兒教育者還沒有調動起對材料投放的規(guī)劃意識,只是做到了“有材料”或“有豐富材料”,卻雜亂無章,只能實現(xiàn)“供應”作用,而不能貼近幼兒的意愿,令幼兒全心釋放自我。以幼兒自主、快樂的操作情緒為基礎,美工材料投放必須要符合幼兒認知規(guī)律,富有啟發(fā)及探究趣味。
一、體現(xiàn)主題性,培養(yǎng)幼兒動手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行者,興趣更是快樂體驗的良好開端。與教師手把手的教學不同,在美工吧中,沒有“我必須用什么材料,每一步做什么”的規(guī)定,而完全是由幼兒自主選擇,自主體驗的過程。因此,如果能有興趣的促使,幼兒會更加投入。所以光有豐富的材料還不夠,還需要能夠體現(xiàn)出幼兒心聲、能夠對幼兒快速引導的材料設計,首先便可從主題性出發(fā)。圍繞主題投放材料,能夠引起幼兒的好奇關注心理,同時也能為思維意識不足的幼兒縮小操作思維,確定操作方向,讓幼兒能夠感到“有事可做”,且大有發(fā)揮的空間。例如,教師觀察幼兒的喜好,在美工吧中投放了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的材料,特意設置了紙板空白空間模型、沙發(fā)、椅子、冰箱等折紙材料。幼兒們熟悉的生活主題,讓幼兒一目了然地領悟到了“展示自己的家”的操作方向,實踐起來也格外輕松,興致勃勃。在美工吧中按主題投放材料,是通過對幼兒的喜好評估后實施的,符合幼兒的認知意愿,讓幼兒可以以輕松的心態(tài)去應對與展示,在興趣帶動中享受自主操作。
二、關注創(chuàng)造性,開放幼兒思維鍛煉
美工操作對幼兒是由手到腦的開放性鍛煉,通過手腦結合,能夠激發(fā)出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引領幼兒從手中的美工創(chuàng)造中,突破固有思維,點燃靈感火花。對此,美工材料的投放就需要留有操作余地,具有操作變化,讓幼兒在不斷探索中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感。
1.豐富組合材料,讓幼兒體驗自由可變
在幼兒美工吧中,材料一般可分為直接材料和組合材料,直接材料上手簡單,如橡皮泥、小布偶等,可以直接使用。而組合材料則較為零散,但卻利用率高,如扣子、布片等,組合材料的自由變化性正可以發(fā)散幼兒思維,開啟想象力,讓幼兒不僅以“完成”為目的,還愿意深入思索更多的操作方法,更好的操作效果。對此,教師應當有目的、有新意地豐富組合材料,盡可能地為幼兒呈現(xiàn)更廣的創(chuàng)造視野,更靈活的創(chuàng)造條件,不僅要增加組合材料的種類,還要凸顯組合材料的結合特點。例如,幼兒在美工吧中自主進行“準備豐盛晚餐”操作活動,一開始幼兒們只想著如何利用直接材料,但是隨著操作探索,幼兒們發(fā)現(xiàn)了眾多組合材料的可用性。于是,他們將五顏六色的扣子粘在布包上組合成漂亮的蛋糕;用積木搭成灶臺、餐桌等。組合材料的豐富投放,讓美工體驗過程變得更加趣味無窮,每一次材料重組,都是一個新想法的誕生,幼兒從改變突破中開闊了思維,拓展了靈活多變的創(chuàng)造提升空間。
2.增加原始材料,讓幼兒建立獨立意識
在慣常的意識中,幼兒會覺得美工吧中的材料理所當然應該由教師準備,這便造就了一種依賴心理,如果想要利用的材料缺失了,幼兒就會束手無策。帶著這種依賴心理,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便受到了局限,不能充分享受美工創(chuàng)造的樂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增加原始材料的投放,顧名思義,原始材料是最基礎的,需要進一步加工的材料,原始材料的投放,有助于幼兒建立起獨立操作的意識,從利用材料向主動地去發(fā)掘材料、創(chuàng)造材料轉變,由此更加便于幼兒貼近自己內心去進行創(chuàng)造。例如,在幼兒進行“制作可愛的娃娃”活動中,教師故意沒有投放最常規(guī)的橡皮泥材料,而增加了許多空飲料瓶、器具盒等原始材料。幼兒們在思考后,也不負所望地將原始材料充分利用起來,有的剪開飲料瓶做娃娃的身子,再貼上紙做的五官;有的將裝羽毛球的紙筒剪開,再系上一個畫著臉孔的氣球,十分有創(chuàng)意。投放原始材料,為幼兒的美工操作過程設置了“關卡”,但同時也開放了創(chuàng)造意識,讓幼兒們真正實現(xiàn)獨立動手、快樂探究。
三、優(yōu)化層次性,激發(fā)幼兒個性能力
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基礎都不相同,要想在統(tǒng)一的要求和條件下讓幼兒同步發(fā)展幾乎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意識到幼兒們獨特各異的可塑性,并且在教學引導中優(yōu)化好層次。幼兒在美工吧中的體驗也應如此,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區(qū)分在此是決定性因素。材料層次區(qū)分可以說是將材料的組合再次細化,要考慮到幼兒的不同能力特點和興趣喜好,將同類材料再進行區(qū)別,以及增加常規(guī)外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在美工吧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適合的操作材料,并最終完成滿意作品。例如,在進行“創(chuàng)意穿珠子”活動時,教師投放了粗線、細線、彈力線、無彈力線,和各種大小、顏色、材質、粗細孔的珠子等材料。幼兒們在選擇時便有了很大的自由性,協(xié)調能力稍差的幼兒選了材質較硬的粗線和易穿的大孔珠子;喜歡奇思妙想、心靈手巧的幼兒選了彈力線,甚至幾種線結合,以及塑料珠和石珠穿插的操作。有層次、多樣性的材料投放,有效契合了幼兒的能力特點,有針對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個性操作意識,讓每個幼兒都收獲了進步地快樂。
幼兒們未來的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意識,都是從最初的動手實踐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幼兒園美工吧的建設,促進了幼兒活動主體意識的沉淀,豐富、提升了幼兒的身心鍛煉。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如同巨大的寶藏,教師要從更開闊的角度、更獨特的方向去完善美工吧材料的投放,讓幼兒在自主體驗中樂趣不斷,潛能無限。
【參考文獻】
[1]呂彩萍.提高幼兒活動主動性的策略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6(11)
[2]梁坤,高麗萍. 經驗視角下美工區(qū)材料層次性投放的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4(22)
[3]徐靜.《指南》背景下美術區(qū)活動開展的幾點新嘗試[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