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卿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一小學,息縣 464300)
淺談小學科學實驗記錄的方法與技巧
王俊卿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第一小學,息縣 464300)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而實驗記錄則是獲取真實的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科學實驗記錄是指在進行科學實驗時,選擇文字、圖表、畫圖、符號、標本等方式進行信息的記錄.科學的實驗記錄不僅是分析實驗、得出結(jié)論的依據(jù),也是記錄學生科學思維過程的重要載體.實踐證明,實驗記錄能為學生梳理探究的思路,引導他們有序地開展實驗,能給教師提供許多詳細而豐富的信息以便對學生進行學業(yè)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為了提高小學生科學實驗記錄的興趣和效率,結(jié)合科學實驗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jié)了以下幾個方法.
記錄實驗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文字、圖表、畫圖、符號、標本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實驗,可以增加學生對科學實驗記錄的參與度和興趣.實驗記錄要求準確、精簡、實用,可以達到實驗教學目的的記錄方式都應該被鼓勵.這樣,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實驗的效率.例如,對于綠豆芽的生長過程,有的學生用文字來描述,也有學生是用簡筆畫或以照片的形式記錄的.用文字描述為:第一天,綠豆外皮開始開裂;第二天,綠豆外皮完全脫落,細芽開始長出;第四天,兩片綠豆瓣分開,豆芽伸長,顏色也有些由綠變白;第六天,綠豆芽長出杯沿,豆瓣比較干癟,嫩葉基本長出,根部根系也基本形成.另外,也有學生是用照片形式記錄的(如圖1).還有的學生用簡筆畫描述綠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如圖2).
第一天 第二天
第四天 第六天圖1
圖2
對于同樣的綠豆芽生長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通過文字、拍照、繪圖等形式進行了記錄,使得實驗記錄的形式更加豐富.文字記錄是最常用的實驗記錄方式,節(jié)省資源且便于今后的檢查;利用拍照記錄更加方便、直觀;而繪圖則體現(xiàn)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總之,鼓勵學生使用不同形式的實驗記錄,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讓科學實驗更高效.
在進行科學實驗時,我們會經(jīng)歷從設計實驗計劃、做實驗、實驗記錄、匯報交流、得出結(jié)論、實踐應用等環(huán)節(jié),它們中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其中實驗記錄直接關系到正確的結(jié)論.反過來要得到準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科學的實驗設計及完善的實驗過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可以說實驗記錄在科學實驗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把實驗記錄好必須制定科學的實驗記錄表,實驗記錄表能清晰地反映實驗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理清探究問題的思路.如,在探究“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時,根據(jù)“具體→抽象→深化→實踐→拓展”探究過程制定了實驗記錄表(如表1).該實驗記錄表的設計意圖如下:“誰被誰吃”指的是學生從課本插圖中搜集的生物,并用箭頭連接起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即為具體;“概念”是指根據(jù)誰被誰吃例證實例總結(jié)什么是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即為抽象;“生物之間的關系”指的是認識生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即為深化;“生活中的例證”是指從實踐生活中尋找的實物鏈和食物網(wǎng),即為實踐;“給你的啟示”是學生學習了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后,知道生物之間的關系后的感受,即為深化.這份“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的實驗記錄表的設計符合教學的要求,理清了探究的思路,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表1 探究“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實驗記錄表
實驗記錄表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記錄實驗的整個過程,并讓學生通過思維的加工來達到實驗的目的.利用實驗記錄表進行記錄,可以讓學生的實驗思路更清晰,實驗目的更加明確.為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記錄表來規(guī)范實驗記錄,讓實驗現(xiàn)象和過程更具側(cè)重點和針對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記錄實驗的數(shù)據(jù).有些科學實驗在課堂四十分鐘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驗,同樣實驗記錄也要跟上,以便獲取完整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探究“陽光下的影子”時,要求學生研究物體在一天當中影子是怎樣變化的.這在課堂中顯然是無法完成的,課上的實驗記錄也不完整.因此建議學生利用周末抽出一天時間,每隔一個小時觀察物體影子的變化(選擇釘子,并固定在木板上),并記錄物體影子的長度.最終學生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得出影子在一天當中,早上到中午是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是由短變長.在匯報交流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一年四季有什么變化”這個問題,筆者于是順勢給學生布置了觀察四季物體影子的變化的學習任務,同樣要求學生做好實驗記錄,以便分析問題.在下學期的實驗課上,學生經(jīng)歷長達近九個月實驗后,終于得出了完整的實驗記錄,并得出結(jié)論:春天到夏天,影子由長變短;夏天到秋天,影子由短變長;秋天到冬天,影子變得更長;冬天到春天,影子逐漸變短.
有很多科學實驗,由于課堂上時間、空間有限而無法在教室中完成.只有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充分的實驗和記錄,才能使其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做實驗有了保證,就能得到完整的實驗數(shù)據(jù),從而促進學生進行實驗分析和獲得實驗結(jié)論.
實驗記錄不僅承載著學生科學實驗的過程,也印證了學生成長的點滴.因此,教師應經(jīng)常檢查學生的實驗記錄,并及時給予評價.在每節(jié)實驗課學生的實驗完成后,教師可以抽查部分學生的實驗記錄,對做得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差的及時糾正.也可以讓科學組長檢查每組成員的實驗情況,每節(jié)評出優(yōu)秀實驗記錄員,將他們的實驗記錄進行展示,這樣可以促進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認清各自的實驗記錄的優(yōu)缺點,以便在今后的科學實驗記錄中做得更好.
另外,每學期結(jié)束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實驗記錄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可以用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來評定或以積分形式納入本學期科學的學習成績,然后將他們的評價結(jié)果公示.這樣在今后的實驗記錄過程中,起到促進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作用.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重視實驗記錄表的設計、整理和反饋,有助于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情況,有利于改進教學、促進教學的最優(yōu)化.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無論是在形式還是深度方面,都要對實驗記錄進行設計和研究,以便讓學生以實驗記錄為突破口促進科學實驗的開展.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對實驗記錄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讓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責任編輯:李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