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雯
摘 要:高職語文是高職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提高高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微課堂是教育改革過程中涌現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高職語文教學,可以在兼顧學生學習差異性的基礎上,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效率。本文著重對微課堂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分析,以資參考。
關鍵詞:微課堂;高職;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05
微課主要是通過微視頻(長度一般為5~8分鐘)來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難點加以解析,以突出教學效果的教課方式。[1]
高職語文教學具有較大的外延性和拓展性,通過打造微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思想情感,真正展現高職語文的魅力及價值。
一、高職語文教學采用微課堂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在高職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提高高職學生口語表達技能及書面表達能力的主要學習途徑。但在對高職院校語文課程的認知上,現階段尚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高職學生群體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其文字技能過于薄弱,制約了后續(xù)的就業(yè)及工作。
基于此,為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本文提出應注重借助多媒體技術,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認知特征,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導入微課堂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提高高職語文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將來的就業(yè)提供保障。
二、高職語文教學中微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
1.導入任務,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及探究興趣
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微課來作為新課導入素材,在微課中提出一定的學習及探究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新課的學習,如此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明確該堂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從而使新課學習有的放矢,促進高職語文教師對教學效果的逐步提升。
在進行微課導入時,教師應對具體的學習任務及目標加以細化,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2]
例如,在魯迅的小說《藥》這一篇課文的導入上,由于在魯迅筆下“藥”的在內涵較為深遠,而學生往往將“藥”等同于文章中提及的小栓所吃的“人血饅頭”,這就會減弱這篇文章的意蘊內涵。
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理解偏差及誤區(qū),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在視頻中向學生布置探究任務:文章中涉及的真正的“病人”和“藥”究竟指的是什么?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夠深刻認知小說所處時代的歷史背景,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心理。在后續(xù)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藥”的理解可以升華擴展到當時的整個民族,進而深入挖掘魯迅的民族憂慮意識。
2.突破重點及難點,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成效
在高職語文學習中,其中難免會涉及一些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文章。針對這類文章,采用微課堂教學形式,可以集中揭示其中的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該類文章的知識結構,使其能夠做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在取得重難點突破的同時,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得以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一些散文詩時,由于詩中帶有一定的意象、象征及隱喻特點,學生在理解時面臨較大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跟進微課教學,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3.開展差異化教學,提升不同層次高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高職語文教學面對的高職學生群體,其在學習能力及學習基礎上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如采取單一的集體課堂教學方法,一方面會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會增大教師的教學負擔及壓力。而借助微課堂這一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及能力,制訂個性化教學方案,并針對性地布置課后留置作業(yè),從而提升不同層次高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3]
例如,在學習高職語文中的文言文時,教師可以采取微課教學形式,讓學生先對相關的文言文,如《師說》《勸學》《問說》等進行通讀,教師在學生通讀過程中設置難度不一的任務或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理解及反饋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最后針對每一層次的學生再提出細化的學習目標,讓其參考微課資源,展開字詞理解、熟讀、背誦、應用等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其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陳小梅.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應用探討[J].時代農機,2015,(10).
[2]韋曉軍.“微時代”視角下的《高職語文》課程“微資源”建設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