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用;落實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0—0096—01
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事實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課外閱讀的確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手段。然而,據(jù)筆者觀察,目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展情況并不理想,凡此種種,根本原因有兩點: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不足;具體操作過程中措施不力。
因而,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品味語文特有的醇香,需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重視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許多家長不支持學生的課外閱讀,甚至學生本人對課外閱讀也很少重視,原因就在于怕課外閱讀擠了課內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其實,課外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課本的功能只相當于一個例子、一塊試驗田、一把鑰匙,更廣闊豐富、生動多變、精彩萬分的世界在課外。例如,學習《草船借箭》一文,學生僅學到了課文和課堂內教師提供的一些三國知識,無論從《三國演義》的重要文學地位看,還是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的要求看,都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筆者便將《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用“故事擂臺賽”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并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了解了“赤壁之戰(zhàn)”,同時,《三國演義》中大量的精彩故事,更讓學生受益無窮。
其次,課外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課內學習雖然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學什么由不得學生,怎樣學也往往是由教師設計,因此課內學習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重,一般很少有真正的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課外閱讀就不同,它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精神。讀什么,怎樣讀,接受哪一種觀點,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需要,自主地選擇。學生從課內學習步入課外閱讀,就好像關在房間擺弄玩具的小孩跨出房門走進了大自然。
二、依靠強而有效的措施保證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要把課外閱讀開展好,除了認識到位,還需要措施到位,否則想得再好也是水中月鏡中花。
1. 有指導。包括常規(guī)指導和專題指導。常規(guī)指導,如小學生適合讀哪些書,在什么時間讀,是精讀還是泛讀,怎樣做讀書筆記等等。專題指導,包括明確閱讀目標,推薦閱讀書目,布置閱讀要求。
2. 有筆記。古人說得好:“不動筆墨不讀書?!苯處熆梢宰寣W生把課外閱讀中的精華摘錄下來,以后反復體會,漸漸消化吸收,成為課內學習的養(yǎng)料,促進課內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學生擁有了一本內容豐富、設計精致的讀書筆記,等于擁有了一片色彩繽紛的小天地,擁有一份自得其樂的好心境。有了這些,學生便在不知不覺中走近語文了。
3. 有檢查。筆者所在班級的課外閱讀筆記由一開始的天天查變?yōu)楹髞淼囊恢芤徊椋F(xiàn)在固定為兩周一查。檢查內容包括:閱讀內容是否合適、材料摘抄是否準確、數(shù)量是否充分、書寫是否清楚,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以促進和完善學生的課外閱讀。
4. 有交流。每學期開展兩到三次的讀書筆記交流活動,這一活動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彌補部分學生家庭讀物偏少的缺陷,二是可以刺激疏于閱讀摘錄的學生多讀多記,最后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學習氣氛。當然,教師也可以參與讀書交流,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告訴學生,把自己大量的讀書筆記提供給學生,這時,所產(chǎn)生的效果就不僅僅是增加學生的知識,更是一種重于言教的榜樣的感召力。
5. 有時間。課外閱讀最難解決的就是時間問題,特別是在校內的時間,但如果學生的讀書時間得不到保證,閱讀可能就止于口號:
一是校內每天20分鐘。有師生共讀,有聽讀欣賞,有相互交流,還有持續(xù)性的默讀。二是每天回家后要保證自主閱讀20分鐘,同時減少作業(yè)量把時間騰出來閱讀。三是充分利用寒暑長假,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并做好讀書筆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真正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以強而有效的措施保證其扎實有效地開展,相信學生一定會品味到語文的醇香,相信語文教學一定會走入一片廣闊而絢爛的天地。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