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高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0—0042—01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關于產生英語學困生的原因,我課題組通過師生問卷調查分析,認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內因
1. 學習品質不佳,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生面對自己英語基礎差的現狀,沒有學習的主動性。一方面,表現得極度自卑,沒有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另一方面,缺乏自控能力和學習熱情,學習隨性,想學就學,不想學則不學。同時,學習方法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沒有養(yǎng)成“預習-聽講-總結-鞏固-查漏補缺”的學習習慣,既不能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沒有學習合作精神,這使得他們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2. 知識結構殘缺不全, 且態(tài)度不端正。完整無誤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關鍵因素。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知識能力欠缺,往往是一知半解,課后也不去完善知識結構。
二、外因
1. 教師和學校方面。當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吸引學生,不能和學生產生共鳴時,自覺性差或意識不到學習重要性的學生便會放棄學習英語。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學校的教育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課時安排不太合理,重考試輕聽說,造成了啞巴英語的現象等等。
2. 家庭和社會方面。大部分家長沒有接受過英語教育,在家中沒有能力輔導孩子;還有的家長不重視或過分重視英語學習。不重視的家長不引導、不督促;過分重視的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輔導班,導致學生忽視在校的學習,因而形成知識學習不系統等問題。這必然導致學生長期處于失控狀態(tài)。
眾所周知,學習是人生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也是進步最關鍵的一環(huán),沒有學習,就沒有發(fā)展。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探索出一條適合這些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且啟發(fā)這些學生開始學習英語,并讓他們一點一滴地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開始喜歡英語,并且愿意花精力去改善自己的學習情況。下面是本人在學困生轉化對策方面的一些拙見。
1. 拋開“英語的興趣”,用心引導“理智”面對。我們學校的高中入口成績?yōu)槭锌刂凭€的最低分,班上甚至還有一大部分學生是低于市控制線的最低分40左右的借讀生,可想而知,他們的英語水平相對會差一些。他們中對英語感興趣的不過11%,筆者認為,高中階段,還談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可謂是“ 瞎子點燈白費蠟”,與其浪費精力,我們不如另辟蹊徑-----用心引導學生理智對待英語。
據有關調查表明:英語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因素,并非完全是智力因素,更多的則是由于初中學習習慣不好等非智力因素。升入高中,學生在心理上已趨于成熟,面對高考,他們不想留下遺憾,因此,教師只要適時正確引導,用尊重和關愛啟迪他們的心靈,他們一定會理智對待英語,進而快樂學習。
2. 重視“學習心理”的疏導。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85%的學生上課不敢發(fā)言,害怕犯錯誤。這便是英語學習中出現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障礙。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希望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可是當他們的求知欲不斷受挫,他們就會出現畏懼心理,久而久之,他們會感到自卑。漸漸地,他們對英語學習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出現了害怕和畏懼的心理,覺得自己無法學好英語。這種自卑的心理使他們最終放棄了英語。此時,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就顯得舉足輕重。我們應盡量為英語學困生創(chuàng)造寬松、平等、和諧、充滿愛心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對我們產生信任,從而樹立自信心。如,進行口語訓練時,我們要給學困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讓他們多張嘴講英語,當他們說的不對或不準確時,我們還應特別注意教態(tài)要自然親切,讓他們從教師的眉宇間、話語中感受到對他們的關愛,這樣,學困生情緒受到感染,在課堂上自然而然地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另外,課下要倡導學生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并讓口語好的學生多幫扶學困生,使學困生在互幫互學中增強自信。因此,在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中,我們應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信心,切實有效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相關文章,申報號【LZ-1080】)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