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課堂既是傳授學生物理知識的重要場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素質教育因素,以初中生的特點為中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素質教育全面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 物理 素質教育
初中物理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從小給學生打好物理基礎,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養(yǎng)之一,因此素質教育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實施,直接影響人的文化素質、思維品質、思想道德、生理和心理素質的形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我經過這幾年實踐,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采取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話。初中學生由于初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要學好它,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好奇心。例如,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時,要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教學內容生動地表達出來,讓學生感覺到物理是一門很有趣味的科目,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把物理知識融入生活,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非書面形式的課外作業(yè)。例如,講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放學后,在乘坐電梯時用心感受一下,體會電梯上升和下降時身體的感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體驗超重和失重,并把這種感受記錄下來。這樣的課外作業(yè),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二、創(chuàng)造活躍、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可利用教材在每章開頭的幾個問題對學生提問,能引起學生注意,從而啟動學生動腦思考,活躍思維。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問題,可以生動的引入新課,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解決什么問題;也可以利用這些問題,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帶著問題去學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渴望從課堂知識中去找答案,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求知心理,為課堂教學的成功打好基礎。如講測量物體長度時,先出示有關反映長短尺寸的圖片讓學生判斷其長度并提問:你的視覺判斷正確嗎?激發(fā)學生動手去進行長度的測量,學習掌握測量長度的方法。
講平面鏡成像時,先出示平面鏡成像圖片,提問物像等大嗎?物、像距鏡面的距離相等嗎?在水深為兩米的水面上看月亮,像距水面有多遠?這時有的學生認為是“2m”,有的學生認為是“3.8×108m”,不同的答案,激發(fā)了學生尋求正確答案的求知欲,為接受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點亮了“燈”。
還可利用教材的“想想議議”組織學生討論,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學完浮力以后,有這樣的想想議議:從水下浮上來的皮球,從它剛露出水面到最后漂在水面上不動的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如何變化?浮力怎樣變化?浸在水里的體積如何變化?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關系?這一連串問題對學生來說,可謂來勢兇猛。引導學生依理知識、規(guī)律進行分析,找出前因后果,將問題化簡為易、各個擊破,使問題的解決成為聯(lián)系前后內容的橋梁。
三、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
素質教育強調必須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參與和實踐感悟科學方法,學習科學知識。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教師做給學生看、講給學生聽的過程,教師要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利用學校的實驗器材和學生自己擁有的材料設計實驗,盡可能讓學生動手,進行觀察和探究,教師講、學生聽的舊教學模式必須改變,教師應積極探索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多種課堂教學形式。例如:在學習“電是什么”時,我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并且引導學生利用銅導線、塑料瓶、鋁箔紙自制驗電器,在教學中學生用自己的儀器進行實驗,教學效果非常好。
學生學習的多數物理知識都是通過歸納和理論推導得出的,僅僅通過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歸納和講解引入概念和規(guī)律是不夠的,教學中必須強化學生自身參與的歸納和推導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學習“電阻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時,我讓學生到黑板上來利用歐姆定律理論推導實驗結論,通過這堂課,學生知道了理論推導并不可怕,只要掌握好了基礎知識,自己一樣可以推導。
四、展示物理的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美的向往
物理教學中,要滲透美育內容,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其實,初中物理學科中,蘊含著多姿多彩的美育素材,許多美麗的自然現(xiàn)象都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例如,雨后天邊出現(xiàn)的那一道彎彎的色彩絢麗的美麗彩虹;冬季,松樹的枝條上呈現(xiàn)的潔白霧?。簧衬?,虛無縹緲的、如蓬萊仙境的海市蜃樓……這些神奇美麗的大自然景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把它們的原理一一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與科學之美。物理現(xiàn)象中,電荷有正和負,磁有南極和北極,核有裂變和聚變,分子間有引力和斥力……這些無不展現(xiàn)出一種對稱、和諧的美,無不激起學生對科學美的崇高向往,使學生內心樹立對科學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
五、開展課外活動,發(fā)展特長、愛好
初中物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制作、小實驗、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等,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上的知識。閱讀科普讀物、舉辦科普講座等都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生活中,學生會更活潑,個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能施展特長,培養(yǎng)愛好。建立科技興趣小組,教師做一些必要的指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科特長。
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協(xié)作精神,可以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將物理課堂和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兩者相互補充,使學生得到和諧發(fā)展。
六、結束語
總之,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共同構成中學物理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成為物理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學科的自身特點,也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只有真正地、長期地在物理課堂中貫徹下去,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學習、會審美的全面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