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生物教師實施直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學生認識生物學現(xiàn)象的重要渠道,是生物理論知識的直接來源,是生物學的重要基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實驗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其成為實驗活動的主人,作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生是個性鮮明、積極活躍的認識與發(fā)展的主體。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個性的發(fā)展。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同時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反饋結構,確保探究性實驗科學性和有效性。
1.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實驗教學開展困難,這是大多數(shù)生物教師的普遍感受,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1 實驗室設備材料供不應求
現(xiàn)階段許多學校的實驗儀器設備沒有資金更新和器械維修,導致實驗裝備無法使用,實驗室擺設化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尤其是農村中學,實驗儀器從數(shù)量到質量,均不能不能滿足教師實驗教學和學生實驗操作的需求。
1.2 學校對生物實驗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學校對新課標下,生物學教學的要求解讀不夠到位,認識不夠深刻。由于師資匱乏、課時安排緊張等多種原因,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無法按時完成,因而組織實驗教學便成了紙上空談。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學校的生物知識教學與實驗教學同堂進行,導致學生在實驗時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自己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時只是在老師支配下按步操作,從而影響了實驗效果,久而久之使學生失去了對實驗教學的興趣。
1.3 教師教學設置不到位,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1.3.1引導認識不到位
大部分生物教師在讓學生做實驗時沒有引導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實驗目的。在介紹實驗原理時,偏重于實驗步驟,沒有深入挖掘教材,引導學生理解實驗內涵與實驗目的。在整個實驗教學中,教師對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質方面作用不夠重視,教學中實踐中隨意性較大。還有一些教師將學生實驗改為演示實驗,甚至自己在實驗室將實驗結果做好后帶到課堂讓學生看看了事,使得學生失去了動手操作的機會。
1.3.2課堂模式固定化
在長期的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占用大部分課堂時間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等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學生則利用少部分按照現(xiàn)成的實驗步驟或老師講解按步操作,讀取數(shù)據(jù)。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缺少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時間空間,這種實驗教學的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障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1.3.3 課程準備不充分
教師教學準備不夠充分,忽視了實驗教學中的技能訓練與知識傳授的差別。實驗教學時,按教材內容講得很認真細致,但沒有強調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課堂實驗秩序凌亂,容易浪費課堂時間,但無法取得預期的實驗課程效果。
1.4 實驗教學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初中畢業(yè)生物會考中沒有專門組織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操作能力的考核,紙上空談的實驗內容足以應付現(xiàn)有的考核機制。這使得學生對當下的實驗教學產生了誤解,認為動手做實驗不如用心背實驗,而在這種想法驅使下,學生無法用探索求知的心態(tài)面對實驗,因而使得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與初衷背道而馳。
2.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針對實驗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上述問題,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下的生物實驗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善實驗教學現(xiàn)狀:
2.1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
按照新課改實驗教學的提出的一系列具體要求,配備足夠的儀器設備、藥品、生物實驗材料。同時實驗管理員和生物科教師進行明確要求,結合課程安排和實驗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實驗室資源,減少實驗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從而科學、規(guī)范地管理好實驗室,降低實驗成本,確保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2.2 加強教師的培訓
加強教師培訓,提升實驗教學能力,這是組織實驗教學的關鍵所在。學校應注重生物教師學科隊伍建設,組織生物學教師設立教學團隊,定期開展相關實驗教學培訓,提高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預見能力。同時引導教師打破固有的生物教學模式,改善課程設置和教學策略。將引導式實驗教學過渡為探究式是研究學,提升學生自主探求的思維和活動能力。
2.3 加強學生實驗的管理
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這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通過規(guī)范管理學生實驗過程,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實驗設備和材料的損耗,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實驗效率。同時通過分組實驗、自我組合等多種學生實驗實施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配合、合作和組織能力,在實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協(xié)調和團隊精神,更有利于思維的碰撞,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4重視過程評價,淡化實驗結果
實驗教學是在生物實驗探究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以及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獲取和深刻理解知識,其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要花大力氣組織好探究活動的教學過程,即讓每一個學生有明確的探究目標、科學的活動程序,每一步驟都要到位。在教師指導下做好分工合作,觀察、記錄、檢測、描述都要實事求是,討論時要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新見解或提出新一輪的探究問題。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于求得結論。
究其根本,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使學生擺脫消極的接受者身份,成為知識的探索者,激發(fā)了受教育者的潛能,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使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探究活動中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增進了同學間的合作精神,獲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受教育者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求知識,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