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教育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多媒體教學的普及,許多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各類資源、信息是豐富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學手段也出現(xiàn)多樣化。如今,多媒體及遠程教育資源運用在課堂上的不少,但是恰如其分的使用才是關鍵,用得恰到好處,才能為教學增加亮點。教師只要勤于鉆研,善于利用,把資源與教學手段有效的整合,是可以很好的服務于教育教學的。結合教學實際,本文闡述了多媒體在日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運用嘗試。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教學整合
當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已經(jīng)非常普遍,它有著一定的科學性、優(yōu)越性、先進性,能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深奧的東西淺顯化,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但恰如其分的使用才是關鍵。只有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互整合,有效地、適時地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合一點經(jīng)驗,本人覺得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一、多媒體讓識字更有“形”。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呆板的方塊字變成生動的圖畫。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多媒體技術正好幫助學生由形象入手,先牢記漢字,為正確書寫、理解運用作好鋪墊。如學\"熊\"字,運用powerpoint系統(tǒng)制作幻燈。先出現(xiàn)一只常見的熊(如動畫片中的熊大、熊二)圖片,配上熊常見的幾個動畫,再演變成漢字“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前臺,異常安靜,目光一起投向畫面,教讀字音。然后,把屏幕分成兩半,左邊是畫,右邊是字,讓學生比較這個熊字與畫的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最后,在學生認識這個字的基礎上,適當?shù)赝卣怪R面,你知道有哪些熊?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總結,顯示一種熊類,講解一次。在了解一個生字的音形義以后,仍然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寫字指導。第一步:顯示放大的田字格,復習田字格各部分名稱。第二步:為了提高學生記字的能力,用多媒體對\"熊\"字進行完整的顯示,起教師范寫的作用。當屏幕顯示完一個生字的書寫進程后,要求學生記住重點筆畫,自己書寫。通過以上兩步操作,學生在多媒體協(xié)助下能夠達到規(guī)范、整齊的要求。
二、多媒體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情”。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厭學、苦學變?yōu)橄矊W、樂學,這必然激活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情境再現(xiàn)于學生眼前,它集畫面、聲音等于一體,動態(tài)演示與靜態(tài)畫面相結合,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突破課文中的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文《趵突泉》寫景抒情,教學時播入配樂朗讀和影像,使學生在聽讀感知、欣賞體味中仿佛置身于趵突泉公園里,盡情地欣賞涼亭旁、垂柳下池水清澈,大泉不斷翻滾,小泉不斷地冒出形態(tài)各異的氣泡的美景。影視的形象往往更能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課堂氣氛熱烈。在朗讀時,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示范讀、學生個性朗讀,都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三、多媒體讓學生閱讀寫作視野更“開闊”。
閱讀教學是通過一定數(shù)量文質兼美的范文及書籍的閱讀,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要求。我們可將多媒體整合于語文教學中,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引入到語文教學中,應用到閱讀和寫作當中,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搜集網(wǎng)絡資源,處理信息,既能促進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又能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教學《猴王出世》一文,《西游記》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真正讀過原文的學生不多,只有讀過原文的才能品味名著的精髓,課文涵蓋的內容有限,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讀一讀原著及看一看名人的評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四、多媒體讓學生練習更有“針對性”。
多媒體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深化課堂訓練,鞏固新知識,還可以反饋信息,發(fā)展發(fā)散思維。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調節(jié)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利用多媒體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做到每類同學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練習與多媒體的表揚和鼓勵中不斷進步。利用多媒體因材施教,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fā)揮,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實踐證明,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選擇適當?shù)慕虒W時機,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使教師的角色正悄悄發(fā)生著變化,教師由侃侃而談的“授予者”,成為默默無聞的“導航員”,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學生也能充分發(fā)揮潛能,求得最佳“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