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自媒體背景下,以微博、微信、博客、論壇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成為公眾表達民意,與政府互動的新渠道。而我國自2009年微博誕生以來,微博反腐的發(fā)展勢頭不容小覷,它成為網絡反腐的主陣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反腐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但微博反腐在發(fā)揮積極性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分析了我國微博反腐的發(fā)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完善對策。
【關鍵詞】微博反腐;發(fā)展現狀;問題;對策
一、自媒體背景下我國微博反腐的發(fā)展現狀
我國首個官方的防腐微博是重慶市豐都縣檢察院于2010年10月開通的,自開通以來的半年時間里吸引了11.3萬多名粉絲關注。重慶市豐都縣檢察院從粉絲在微博跟帖評論中的信息獲得線索,成功挖出了當地一家醫(yī)院包括一名副院長在內的兩名貪腐人員。重慶市豐都縣檢察院這次反腐行為可以說是微博反腐的第一成功案例。另外,2010年12月,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qū)檢察院開通官方微博,2011年初,舉報人通過該區(qū)檢察院官方微博上公布的電話,反映某村干部的腐敗問題,接著該區(qū)檢察院根據這條線索,很快就查明了某村三名干部在修建通村公路過程中收受工程承包商賄賂7萬元的事實,《檢察日報·廉政周刊》也于2011年3月1日報道了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qū)檢察院借助官方微博成功查處該起受賄案的新聞。2011年4月13日,安徽利辛縣國土局干部周文彬為了舉報單位領導,進行了“自首式舉報”,并在微博上直播了自首過程,稱自己曾參與單位的貪污行賄,此事迅速引發(fā)網友圍觀,毫州市紀委介入調查。周文彬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微博反腐實名舉報第一人”。
據統(tǒng)計顯示,截止2011年年底,僅在新浪微博上經過認證的官方公安微博就多達4462個、檢察院微博53個、法院微博91個。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發(fā)現,公檢法的官方微博以公安機關為主,如“安徽公安在線”的粉絲數量就達到了151萬人;還有的微博以個人職務命名,如“南樂縣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但是這樣的個人職務微博經過認證的比較少。另外,據新浪微博內部人士介紹,雖然在目前已認證的公檢法機構用戶中,暫時沒有發(fā)現專門的反腐微博,但公檢法的官方微博承載著收集舉報貪官線索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2012年,微博反腐以其影響面大的特點繼續(xù)活躍,成為我國一種最新的反腐方式,同時也形成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實,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據統(tǒng)計,僅在新浪微博上開通以“反腐”為主題的微博就超過了800個,而在這一年廣受關注的15起真實網絡反腐成功案件中,有6起是通過微博舉報的,占了40%,其余的9起案件,雖然微博沒有直接充當舉報平臺,但其產生的巨大轉發(fā)量對案情的推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另外,除網民在個人微博上揭露身邊腐敗行為外,各地政府部門陸續(xù)開通政務微博,著手建立規(guī)范的網絡反腐流程,嚴肅查處微博上網友反映的與公權力有關的腐敗行為。在微博反腐的熱潮之下,紀檢監(jiān)察部門也在微博上逐漸公開露面。
2012年我國微博反腐的形式可謂是五花八“門”,例如:3月,天津市西青區(qū)副區(qū)長李治陽因“炫富門”被調查,起因是其女在微博上發(fā)布諸多奢侈品照片,后被網友搜出李治陽許多以權謀私行為;8月,陜西省安監(jiān)局局長楊達才因陜西延安境內發(fā)生重大車禍,視察事故現場是微笑的照片在微博上被大量轉發(fā),引發(fā)了網友的不滿,隨后,網友又扒出楊達才的五塊名表,價值數十萬元,楊達才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表哥”,后來楊因這次“表哥門”事件被撤職;10月,天涯網友曝光廣州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員名下擁有 21 處房產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廣泛傳播,經調查后,番禺區(qū)政府確認蔡彬瞞報房產,后對其停職,這就是有名的“房叔門”;11月,疑似重慶市北碚區(qū)區(qū)委書記雷政富的不雅視頻在微博上流傳,后重慶市官方宣布視頻中的男性確為雷政富,雷也因“不雅視頻門”被免去北碚區(qū)區(qū)委書記職務,后被立案調查。
二、自媒體背景下我國微博反腐面臨的問題
首先,微博舉報信息的真假性難以確定。微博上的舉報信息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而且這些信息的真?zhèn)坞y以辨別,可信性難以保證。據統(tǒng)計,虛假信息在微博曝光的腐敗信息總數中居然達到了30%。有些網民利用微博虛假曝光政府機關的一些負面信息,引起網民圍觀,企圖損害政府機關的形象;還有些網民惡意發(fā)布虛假信息,進行不實舉報,誹謗他人。腐敗舉報可謂是真相與謠言并存,再加上網絡的匿名性、復雜性,網民辨別腐敗信息的真假就有了難度。有些微博舉報信息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就被網民大量轉發(fā)評論,這使得微博反腐在發(fā)揮其正能量的同時也是“泥沙俱下”。
其次,微博舉報者與官方反腐部門之間的互動性不足。在微博反腐舉報的模式中,一般是某一腐敗信息被舉報出來,微博用戶進行評論、轉發(fā)、再評論、再轉發(fā),從而引起圍觀,產生轟動,這時官方反腐機構才注意,介入調查,展開相應程序,并將查取的案件信息有選擇地進行公布。但有時,即便利用微博方式舉報腐敗問題,也無法得到官方相關部門的有效回復而有時對于一些不是很惹眼的反腐信息,相關部門則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做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事。這就顯示出,在我國微博反腐中,舉報人與官方反腐部門之間的互動性不是很充分,就很容易降低舉報人的舉報熱情,從而影響微博反腐作用的發(fā)揮。
最后,與微博反腐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不夠健全。微博反腐的邊界需要法律的保護,2012 年12 月 28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但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出臺一項專門針對微博反腐的法律條文,可以說我國關于網絡管理、網絡監(jiān)督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仍不夠健全,知情權與隱私權、正當監(jiān)督與造謠誹謗、揭露腐敗與人身攻擊等的法律界限較為模糊,尚待進一步規(guī)范。
三、自媒體背景下完善我國微博反腐的對策
首先,建立網絡發(fā)言人制度。針對微博舉報信息的真假性難以確定可能造成的“泥沙俱下”現象,紀檢監(jiān)察部門應建立網絡發(fā)言人制度。網絡發(fā)言人須對微博上上曝光的官員涉嫌腐敗問題進行公開答復,并及時公布更新調查情況的進展,以保證微博反腐渠道的暢通,充分有效發(fā)揮舉報者的積極性,防止并遏制腐敗謠言的傳播以保證社會的穩(wěn)定性,增強政府公信力。
其次,加強微博舉報者與官方反腐部門之間的互動性。一方面,官方反腐部門要保證舉報者在公布舉報信息后,能夠及時得到有理有據的答復。而當舉報者遇到重要舉報線索或緊急情況時,認為必須由檢察長或者舉報中心人員接待的,可以在網上進行預約登記,經檢察長或相關負責人批示同意后確定具體的時間地點,當面提交舉報信息,從而保障舉報人的來訪工作。另一方面,官方反腐部門還要暢通普通信訪舉報利益訴求表達方式,提高反腐部門辦案效率,在法定期限內給以舉報者回復,以增強官方反腐與民間反腐之間的互動性。
最后,建立健全與微博反腐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微博反腐的舉報信息魚龍混雜,如果舉報信息不屬實,而是一些人利用微博反腐進行侮辱、惡意誹謗,這就屬于違法行為,必須受到相關法律的制裁;如果舉報信息屬實,但是存在以侵犯隱私權、名譽權為由而進行打擊報復的,就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舉報人進行有效的保護。為此,我國應盡快完善有關網絡反腐、微博反腐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網絡反腐、微博反腐的法律依據。只有完善微博反腐立法才能夠保障公民實際參與反腐的權利,才能讓貪污腐敗相關人員得到應有的懲治,遏制腐敗現象的發(fā)生,糾正社會風氣,推動我國廉潔政治的建設。
四、結語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自媒體時代,微博反腐作為一種新興的反腐形式,在反腐過程中掀起一陣陣熱潮,它以其自身獨特的自主高效便捷、公開透明自由、及時互動多元等優(yōu)勢,在監(jiān)督、批評、揭發(fā)、懲治有關公權力腐敗行為發(fā)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與此同時,微博反腐也存在著舉報信息真?zhèn)坞y辨、官民反腐合作不充分以及相關立法不健全等問題。為了充分發(fā)揮微博反腐在我國反腐工作中的作用,推動廉潔政治的建設,可以通過建立網絡發(fā)言人制度、增強官民反腐的合作性和完善與微博反腐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途徑。
參考文獻
[1] 盧秀君.新媒體時代對網絡反腐的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5(12).
[2] 陳玉.基于微博信息平臺的網絡反腐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04).
[3] 李佳.淺析微博反腐[J].寧波廣播大學學報,2013(06).
[4] 鄧濤.微博反腐的正能量與副作用[J].組織人事報,2013 (06).
[5] 高斌.當反腐邂逅微博[J].檢察日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