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在土地測繪的新技術的也在不斷涌現,而對于土地管理工作來說,以前那些傳統(tǒng)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形式的發(fā)展,急需要一種新的技術來滿足現代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GPS技術在土地測繪工作中的應用,使得土地測繪工作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對土地測繪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紹了土地測繪中的技術應用。
【關鍵詞】土地測繪;GPS技術;特點;應用
土地測繪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項基礎工作。土地測繪工作主要講的是以地籍調查為根據,并且借助一定的儀器,運用測量技術,精確的測量出各種類型土地的準確位置和大小、境界與權屬界址點的坐標、宗地面積與地籍圖。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給土地管理部門和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提供所需要的資料,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技術基礎。在未使用GPS技術之前所使用的土地測量工具只能測量很小的范圍,測量的路程也比較短,精度也較低,并且還很容易被外界的條件所影響。但GPS技術就不同了,它是通過衛(wèi)星信號的發(fā)射來進行處理數據的,可以測定測量點的空間位置,確保了測量的準確性與抗干擾性。
一、我國GPS技術的現狀
GPS技術主講的是的在全球范圍內用衛(wèi)星來進行定位與導航的一項系統(tǒng),也可以叫做全球衛(wèi)星的定位系統(tǒng)(簡稱GPS)。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測量出測量對象與定位衛(wèi)星與測量對象兩者之間的空間距離,再利用衛(wèi)星額定位系統(tǒng)各項功能接收測量點具體位置。在土地測繪工作中GPS技術的廣泛使用是一場技術上的革新,使得測量工作可以到達高速度、高效率高精確度的測量結果與質量。
二、GPS新技術定位原理
(一)常規(guī)GPS定位原理
GPS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衛(wèi)星在測量位置和衛(wèi)星之間信號的折返時間來進一步定位出衛(wèi)星到測量位置之間的實際距離,然后針對多個衛(wèi)星對測量位置距離位置的反饋,使得測量位置的得多維的進一步的確認。
(二)RTK技術和精密單點定位技術原理
目前可以使GPS技術進一步進行提高的技術手段主要有兩種,一個是RTK技術,二是精密單點定位技術,這兩種技術原理能夠使原始的GPS技術原理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提升,這兩種定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都能夠使GPS技術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有效地保證土地測繪的精度和準度。靜態(tài),快速靜態(tài),動態(tài)測量等常規(guī)的GPS測量方法,都必須在測量后對數據結算才能使精度上升到厘米級的精度水平,從專業(yè)角度來說,網絡RTK又名虛擬參考站技術,是對載波相位進行實時觀測從而對觀測位置進行精準定位的技術,然后對GPS參考站進行實時監(jiān)控,從而準確地提供指定坐標系的三維定位結果。GPS RTK的技術進步之處在于可以使土地測繪工作流動站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并在系統(tǒng)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歷時不足一秒鐘。通過這一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能夠使得土地測繪的各項測量都能得到巨大的突破,為各種控制測量和變量的控制都得到了極大的保障,極大地提高了外業(yè)作業(yè)時間和內業(yè)的工作效率。
三、GPS新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
在土地測繪中應用GPS衛(wèi)星定位技術,為了對常規(guī)地籍控制測繪中控制點點位選擇的不利條件的排除,將其變成GPS網狀結構,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對GPS精度定位精度的影響。在土地測繪過程中使用GPS新技術,可以將流程大大簡化,不需要進行點對點的相互通視,僅僅需要控制單點的選取,從而確定GPS點位的選取要求。不需要要求在進行等邊三角形測量時進行對角線測量,極大地簡化了流程,能夠有效地提高測繪的準確性還能夠節(jié)約測繪的時間,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地球,我們的新技術就是撬起地球的那個支點,我們測繪結果的精準和快速就是我們翹起的地球,通過這個技術的應用,我們能夠在現有情況條件下最大程度上保證土地測繪控制的精準度,這也就是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明顯變化。
(一)控制GPS地籍網點的精度和密度
在土地測繪中最重要的是整個測量區(qū)的數據進行有效地控制和測量,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進行地籍圖件測繪并且進行專業(yè)數據采集,同時對數據進行處理。如何對土地測繪的精度和密度進行控制,怎樣才能有效地達到精度和密度控制的目標,這就必須要求我們對地籍控制網點進行有效而又精密的控制,這種地籍控制網點的精度和密度的本質其實是為了精準定位界址點而服務的,界址點的定義則是測量土地權屬范圍的特征點?;究刂茰y量和地籍控制測量是土地測繪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部分的評判標準不一,基本控制測量有四個等級,而基于基本控制測量的地籍控制測量則分為兩個等級。這兩種控制測量的方法均可以應用相應等級的三角網、側邊網、導線網和GPS網對GPS土地測繪來進行控制。
(二)建立GPS地籍控制網
1.地籍控制網的布置原則
地籍控制網的布置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地籍平面的控制網主要可以布設為三種等級的三角、三邊、網邊、角網以及兩種等級的GPS網;然后,對土地測繪規(guī)模先進行一個初步的估量,然后根據這個初步估計再將各個等級的地籍平面控制網點作為首級控制對象;最后,在利用GPS技術對土地測繪進行控制的時候,同時也可以利用近似等邊三角形代替常規(guī)的三角形來對地籍進行控制。
2.地籍控制網的基準設計原則
網的位置基準、方向基準、尺度基準同時組成了GPS基準設計,通過這三個部分共同組成了對GPS網的基準確定,而GPS網的確定基準是利用網的整體平差數據進行計算而得出的最終結果。GPS網的位置基準問題是GPS基準設計的重中之重。若要確定GPS網的位置基準,必須先確定GPS網的基準點。這個基準點的確定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選擇該GPS網中的任意一點然后對該點進行固定,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穩(wěn)擬平差或違逆平差的方法,雖然不選取固定的基準點但是仍然可以對GPS網的位置進行基準確定。通過這兩種方法對GPS網進行平差確定,使得平差前后GPS網的方向和尺度精度等都沒有大的疏漏,但是網的點位精度卻沒有辦法得到保證。但是如果在GPS網中選擇若干點進行GPS位置基準點的控制,則會對確定網的位置產生一個較大的影響,這種方法能夠極大影響所取觀測值的精度,同時也與所取值得約束條件有著非常大的關系。
3.GPS選點與觀測方案的擬定原則
當利用GPS新技術對地籍控制進行測量時,不要求點與點之間必須相互通視,同時對網的圖形結構也可以靈活選用,相比較GPS常規(guī)技術的選點工作,GPS新技術的選點工作更為靈活也更為簡便,也更加具有可執(zhí)行性,同時,出于對GPS定位重要性的考慮,因此在進行GPS選點之前應該對所測繪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數據的處理,同時便于確定適宜的觀測站位置。同時所選點應該對空通視,同時必須遠離天線,電視塔,雷達等有信號發(fā)射的地方,此外,基準點位置的選取也不能選取在斜坡上,這也是一個不利于觀測的條件。在進行GPS土地測繪控制建立地籍控制網布置的時候,無需滿足所有點均通視的原則,只需要每個點可以達到與另一點通視的條件即可以滿足測量條件。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土地測繪中GPS技術提升了土地測繪工作的精準度,為土地測繪工作提供了方便。GPS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土地測繪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土地測繪工作的精準度,節(jié)省了投入資金,為我國土地管理工作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文強,趙小曼.試論GPS技術在土地測繪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中國地理,2014,20(03):190-192.
[2] 朱佳麗,宋小飛.GPS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特點及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4,23(12):212-214.
[3] 楊智慧,肖小明.GPS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J].地理信息,2014,13(24):62-64.
[4] 溫家慧,周明清.GPS測量技術在土地測繪中的應用[J].西安科技,2014,22(1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