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介紹了課堂管理的定義及發(fā)展,并同過班規(guī)制定、將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學習的環(huán)境和學生尊敬的重要性表述了怎樣做到有效的課堂管理,最后總結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對第二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堂管理;提問;教學環(huán)境;二語習得
在現(xiàn)今的教學領域中,我們不再僅把關注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上面,而是開始慢慢注意到教學中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室的環(huán)境、家庭和社會的影響、課堂管理的好壞等等。其中課堂管理自上世紀中葉開始受到學術界關注,已逐漸的發(fā)展成為了一個學術研究的新興領域。它的出現(xiàn)使人們開始重視到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也對課堂管理的變革和教育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可以維持好上課的紀律,使教師在上課時能更好的掌控課堂,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分配,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能把知識運用到真實的交際中打好基礎。
一、課堂管理的定義和發(fā)展
(一)課堂活動的定義
陳時見曾提出:“課堂和教室是不同的,教室主要指的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而課堂則是教師、學生及環(huán)境之間形成的互動情境?!崩钚褫x也指出:“課堂管理并非是簡單的課堂和管理的結合”。而人們對課堂管理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在國內,有人認為課堂管理是一種教師通過協(xié)調課堂內部的各種教學因素,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還有人認為課堂管理不僅是一門技術,而且還是一門藝術,它是教師管理教學情景、掌握并指導學生學習行為的活動。在國外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認識,例如薛夫雷茲(Shafritz.1987)認為,“課堂管理是教師運用組織和程序,把課堂建設成為一個有效學習環(huán)境的一種先期活動和策略”。
從以上觀點中,我們可以概括出:課堂管理其實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能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協(xié)調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通過鼓勵和激勵學生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使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從他律轉向自律,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課堂管理的發(fā)展
課堂管理的發(fā)展與教育的變革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陳時見曾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課堂管理的變革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在最初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更加注意教師的權威性和學生的自律性,提出學生的行為具有其特定的目的,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訓練,建立權威人物的形象,從而更好的管理學生和掌控課堂。這一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于課堂紀律和學生的行為問題。
“到70年代中期以后,行為主義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對課堂管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中,我們主要關注的重點在于行為方法對課堂管理的影響,強調老師要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具有堅持性,明確的告訴學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學生則需要嚴格的遵守這一課堂紀律。
80年代以后,課堂管理又開始產生了新的變化,人們從開始的強調教師在學生行為發(fā)生后的控制,轉而重視在學生行為還沒發(fā)生之前,教師對這一事件的預期及應對策略的準備,教師的身份開始轉為引導者,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對于的引導,從而能讓學生更好的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課堂管理也開始出現(xiàn)由剛轉柔的趨勢,更加強調課堂管理的靈活性。
二、如何做到有效的課堂管理
(一)建立班規(guī)
迪克西在有效的課堂管理一書中指出:“明確的班規(guī)也顯得非常的重要,教師應該在第一堂課開始之前就給學生建立明確的班規(guī),因為若只靠教師的個人魅力來管理班級的話,在長期的班級管理中難免會出現(xiàn)疏漏和不公平的地方”。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盡量的避免因為私人情感的原因,而出現(xiàn)對學生和班級管理的不公平現(xiàn)象發(fā)生。而且建立班規(guī)還能使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否“安全”,因為研究表明如果想要進行有效的學習,下丘腦必須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而只有在學生感到處于“安全”的狀態(tài)中時,下丘腦才能真正的放松下來,從而能更有效率的學習。
(二)將提問作為一種課堂管理的手段
只有一個人在真正的參與到學習的思考中來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而在課堂中,讓一個人進入這一個狀態(tài)的方法最有效最直接的就是提問。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時,學生可以盡量的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和思考中來,從而對新學的知識進行有效性的思考。
而怎樣抽學生進行提問呢?劉曉雨在其論文中提出:“提問后隨意叫人回答,有時會因為學生沒有準備好而使教學節(jié)奏收到延緩甚至暫?!薄K越處熢谔釂柕臅r候,應該給學生有一個預先的緩沖,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這樣不僅有益于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度,而且還能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而且教師在提問的時候,還應該注意提問的男女學生的比例應該保持平衡,且還要注意既不要忽視那些沉默寡言的學生,也不要總叫幾個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課堂發(fā)言的價值,讓他們明白錯的答案其實更有價值,因為它能為后面的人提供思考的方向,從而找到正確的答案。
(三)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
“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對教學的效果和課堂的管理也存在顯著的影響”。教室的布局、教學用具的擺放、學生的座位分布、教室內的總統(tǒng)環(huán)境和衛(wèi)生狀況等,這些硬件環(huán)境都可以向學生傳遞你對其期望的信息,這種信息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因此教師在布置教室的時候,就應該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希望教室能傳遞一些什么樣的信息?從而來進行相應的教室布置。
在布置教室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這樣的布置是否便于學生開展活動,物品的擺放是否科學、合理,如果學生不挪動作為,教師是否能便捷的把需要用的教學用具,如黑板等移動到學生能看清的位置。
(四)獲取學生的尊敬
作為一個老師,要真正的掌控好一堂課,學生對其的尊敬顯得至關重要,而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獲取學生的尊敬呢。首先一點,上課不能遲到,如果做為一個老師上課遲到,學生會認為這個老師上課懶散,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不認真,進而他們就會覺得他們也不用很認真的對待你的課堂,造成課堂教學的不成功。其次教師應該記住學生的名字,這樣教師才能清楚的掌控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促進師生間的和諧交流。最后教師應該不時的掃視和巡視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大體情況,并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師教學的進度和方法。
三、有效的課堂管理對二語習得的作用
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中,學生學習一門外語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在課堂中學生能學習到最有用的句子和單詞,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督錯作用的練習。這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很多在生活中能真正用到的句子,從而為他在真實交際中與人正確的運用所學第二語言進行交流提高依據(jù)。
而在課堂的學習中,有效的課堂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以想象,學生在一個有明確的課堂規(guī)定,有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正確提問的引導和適宜的教學活動安排的課堂中,身體能更加的放松自然,進而自然而然的跟著教師的腳步去學習和操練所學內容。比一個在課堂混亂無比,教師無法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提問顯得混亂而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的課堂中要能學習到的知識會有顯著的區(qū)別。
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有效的課堂管理,在課堂中教師能有效的帶動學生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興趣,進而使其成為學生能長期堅持學習下去的動力。而堅持是成功的敲門磚,相信學生通過興趣的持續(xù)和堅持的學習,在第二語言學習上是會取得明顯的進步的。
四、結語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課堂管理對二語習得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具有明確的目標、適合的課堂環(huán)境、有效的溝通和提問,并受到教師有效掌控的課堂,無疑能給二語學習者提供更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得到長遠的進步。
教師要真正的教好一堂課,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課堂管理。當然這里的課堂管理不是指死板的以教師為尊,學生為輔的課堂,而是說教師能在課堂中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者的作用,引導著學生學習,用恰當?shù)姆绞浇o學生以鼓勵,能在掌控好一堂課的同時,給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好課堂,也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使二語習得者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而不是壓力。
參考文獻
[1] 迪克西.有效的課堂管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李旭輝.淺析有效的課堂管理[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8.
[3] 陳時見.論當代課堂管理的變革[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
[4] 陳時見.論有效的課堂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06.
[5] 劉曉雨.提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世界漢語教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