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改,不僅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還讓數學課堂變得精彩。然而,反思我們的一些課堂教學,卻不難發(fā)現,貌似實施了新課標,其實沒有實效性,看似熱鬧的課堂場景,卻存在著無效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有效性成為所有教育教學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建構有效的自主學習課堂;鼓勵互助,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運用激勵性課堂評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有效數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因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表現。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我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樂學。
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沒有參與就沒有教學。如果學生沒有意愿,教師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語所言:“你只能牽馬到水邊,但不能保證它一定飲水”,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普遍關注的一大課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策略很多,歸結起來實質不外兩個字,那就是要“吸引”學生。
(1)通過做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自學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如:在教學生記大月、小月時,可讓學生拍手朗讀兒歌“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p>
(2)設疑問難,激發(fā)興趣。新課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況,新穎的教學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手段,教師系統(tǒng)、準確、抑揚頓挫地講解等都可以引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直接興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適宜的障礙就能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對疑難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學生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3)成功體驗,穩(wěn)定興趣?!皼]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痹诮虒W中,教師首先要依據學生的個性差別,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層次不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滋味。如,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基本的問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并肯定學生的成功,如學生完整、準確、精練地回答問題時,發(fā)表新穎獨特的見解時,提出有價值的質疑時,教師都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并讓其他學生一道分享成功的歡樂。
(4)巧設練習,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練習設計得好,不僅鞏固新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智能轉化,而且可以增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設計練習題力求做到分層練習,形式多樣,講求實效。
(5)直觀教學,利用直觀教學啟迪興趣。
二、注重課堂動態(tài)生成,著眼學生發(fā)展
學生學習數學就要進行思考,啟迪思維、發(fā)展智能,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作為一節(jié)數學課,在滾滾而來的改革浪潮中,該堅守的是什么?應該是學生的數學思考。教師不僅要使每個學生在數學課上積極地參與外顯的活動,更要關注他們通過觀察、分類、抽象、概括、推理與交流等思維等環(huán)節(jié)實現“外顯”與“內隱”的結合。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共同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具有許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教學既要有一定的組織性和計劃性,同時又要密切關注課堂中的“生成性”。
三、注重課堂反思,讓學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許多數學家的成長歷程告訴我們,一個人取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更需要一種自我意識和反思能力,這種自我意識和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滋長起來的,而是長期積淀的結果。教師設計教學不能局限于引領學生經歷知識探究發(fā)現過程,更要注重設計組織學生對探究過程的反思。在教學中,可以主動的對探究方法進行調整、評價和反思,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通過研究發(fā)現,反思學習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效果,同時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反思活動還培養(yǎng)了學生反思意識與反思能力,學生主動評價、調整自己的能力不斷增強,最終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教師要樹立現代學習觀和學生觀,相信學生的能力,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以學定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策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愛學;要善于創(chuàng)設條件,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發(fā)揮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學;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會學,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汪祝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05:63.
[2] 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