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存在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教學內容非常單一,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沒有與體育教學實際的特點相聯(lián)系,導致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較為沉悶,難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學生在體育教學的活動中沒有將其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本文分析了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參與策略
初中階段是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其出現(xiàn)叛逆心理的時期,其身體特征出現(xiàn)明顯變化。因此,在此階段的體育課程極為重要,其能夠對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但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許多學生編造各種借口躲避體育課的現(xiàn)象,未能完全使學生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因此針對該現(xiàn)象,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參與意義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 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 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教師應響應新課標的倡導,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積極地認識到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學習的必要性, 從根本上改變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初中體育教師采用主動參與的教學方法, 充分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其次, 學生主動參與不僅提升體育課課堂的教學效果, 也從側面對提高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能有效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效果上來說, 主動學習要明顯優(yōu)于之前的被動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 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更容易被實現(xiàn), 學生的身體能得到全面鍛煉, 精神面貌會越來越好, 在其他學科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更加積極活躍。
二、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學生主動參與較低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充分發(fā)揮其主管能動性,需要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初中體育教學中可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多樣如我們常見的情境教學法、小組學習法、合作探究學習法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的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
趣和主動參與性的重要原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新內容課堂教師時即可采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代入其中,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將情境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而在體育動作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采用小組練習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先教每個小組組長4 個8拍動作。然后讓小組組長回到自己的小組,教其他的組員動作。這種該教學方法的好處在于,既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還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的自主排練、自我摸索的空間,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地位的具體表現(xiàn),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有著積極的作用。
2.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初中體育教學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提高還需要學校采取有效措施,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堅持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體能素質,還需要重視學生在心理、發(fā)展方面的需求。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僅僅依靠對學生的強制性思想灌輸是不可取的,教師應該通過和學生進行理性和感性交流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主動讓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設計,這樣既能加強教師與學生的聯(lián)系,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學生在參與自己設計的體育活動時也必然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有著積極的作用。此外, 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時可分層次展開,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強度的體育練習, 根據(jù)不同體育愛好的學生提供不同的鍛煉器材, 努力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提高其課堂的主動參與程度。
3.完善教學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和綜合的評價,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效率。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完善教學評價方式,建立更加靈活和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例如,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通常為期末的800 米跑步測試。要完善教學評價方式則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一次或者兩次的摸底測試,綜合期末測試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前后三次測試情況的對比。前后測試對比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三次測試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狀態(tài)和成績進步情況,綜合考慮對學生進行鼓勵為主的客觀評價。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還必須包含學生在本學期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動參與性、課堂表現(xiàn)情況等,實現(xiàn)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隨著素質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實施,全面提升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對提升整個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有著較為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符合實際的措施,不斷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苗 強. 初中體育教師對成功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特征的認知狀況[J].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119—121.
[2]陳錫龍. 初中體育教學中游戲運用的現(xiàn)狀與對策——以余杭區(qū)老余杭片為例[J]. 學周刊,2015(05).
[3]華國治. 有效促進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2014,1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