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關注學校范圍之外的非正式學習的現(xiàn)狀。隨著教師的自身素質和專業(yè)化程度的提高,也越來越要求教師更多的關注非正式學習。通過教師的非正式學習,可以彌補教師正式學習的不足,擴大教師的知識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本文旨在探究教師的非正式學習的特征和意義,力求將教師的非正式學習納入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中來。
【關鍵詞】: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非正式學習,正式學習
一、非正式學習的概念
終身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被廣泛的熟知。終身教育是在1965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正式的提出。終身教育的概念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從橫向上來看,是指它可以發(fā)生在任意場合。比如家里,學校,和社會等。從縱向來看,它是跨越人的一生,是指從出生到去世貫穿人的一生的學習。終身學習概念的提出,顛覆了以往對于學習的定義,擴大了學習的范疇。但是如何實現(xiàn)終身學習,這需要通過有效的途徑。非正式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形式,擺脫了傳統(tǒng)意義中對于學習概念的界定,它逐漸也成為了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
非正式學習在時間上沒有明確要求,是學習者自發(fā)組織的,脫離學校正規(guī)學習場所以外的學習.其學習主要產(chǎn)生于工作場所和生活之中,具有一定隨機性和不確定性。非正式學習的學習場所,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都是由學習者自己選擇和設定的,主要通過非教學方式來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有別于正式學習,正式學習強調在學校進行的,通過教學的方式為主導,有一定目的和原則的制度化學習。非正式學習相對于正式學習更加強調學習者學習的自主性。
二、教師非正式學習的特征
1、多樣性
非正式學習的多樣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環(huán)境的多樣性,非正式學習的產(chǎn)生可以發(fā)生在學校里,工作環(huán)境中,也可以發(fā)生在生活場景中。比如,飯館,休閑場所,朋友聚會等。第二,學習內容的多樣性。非正式學習的學習內容包含書本上的知識,實踐類的知識,普通的生活常識等。第三,學習時間的多樣性。教師作時間和休閑時間里,可以進行非正式學習。
2、自發(fā)性
非正式學習是學習者自發(fā)組織的,自我調控的一種學習形式。它是由學習者自發(fā)的選擇學習的時間,場所,和學習的內容,并且在學習中由學習者自發(fā)的調控自己的學習進度,以及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
3、合作性
非正式學習常常發(fā)生于一些社會化的場景中。它倡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學習經(jīng)驗,分享學習成果,學習方式傾向于對話,問題交流,非正式學習情調協(xié)作性,注重經(jīng)驗的交流和共享。
4、沒有明確的目的性
正式學習較之非正式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非正式學習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三、教師非正式學習的意義
1、非正式學習學習有助于教師教學理論的構建
教師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是有效的利用理論知識,并把它應用在教學實踐去。教師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所學到知識,這一類知識是教師通過學習獲得了對理論知識的初步理解。第二種是所應用的知識,這里強調了教師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后內化的知識。根據(jù)建構主義的觀點,這一類的知識是學習者將新的知識和自已已有的知識相糅合,最后應用到教學行為。在實際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是教師所獲得的知識和教師實際運用的知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教師的正式學習缺乏情境性,使得教師很難將所獲得的知識轉化到實際的教學中去。而非正式學習由于其情境性,有助于教師將理論知識轉化到教學實踐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學理論的構建。
2、非正式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學習的自主性。
教師實現(xiàn)自我提升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是政府和教育組織通過一定的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這一類的的培訓一般是由政府組織由組織由規(guī)模的規(guī)范化的培訓.第二種是由教師自發(fā)組織的,自我調控,以自己為主導的培訓.這種教師培訓方式接近于教師的自我導向性學習,其過程由教師自我調控,學習的動機來源于教師自身,學習的效果也由教師自己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控。這一類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教師的自主性。它更有利于教師因地制宜,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可以使教師的學習更加的高效,也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非正式學習主要是學習者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選定學習內容,學習場所,并且可以有效的自我評價,自我調控。這一種學習方式充分的調動教師的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3、非正式學習有利于教師的終身學習的創(chuàng)建
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學習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在學校的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習。終身教育倡導學習應該伴隨人的一生,學習的場所應該由學校衍生到家庭,社會。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推廣,各行各業(yè)都掀起了終身學習的浪潮,教師的終身學習也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關注。教師的終身學習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教師的非正式學習提倡教師把學習場所擴展到圖書館,咖啡館,餐廳等各個地方,打破了之前對于教師學習狹隘的認識,推進教師的非正式學習,將會有效的推進教師的終身學習。
四、參考文獻
[1]朱琳.學習化社區(qū)的構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10)
[2]高志敏 .成人教育社會學[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3]胡海云.終身教育理念與成人教育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 2004.
[4]畢淑芝.比較成人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5]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學[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81-82.
[6]李興洲,劉復興.學習社會的理論研究[M].開明出版社,2001.
[7]傅國亮.世紀初教育新理念[M]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邵龍寶.學習共同體與創(chuàng)新人格的培養(yǎng)[M].教育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