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傳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作品,長卷,絹本,設(shè)色,縱28.7厘米,橫335.5厘米,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這幅巨作不僅僅是記載韓熙載的個人生活,同時它也反映出了五代南唐時期的一種社會風氣。在這幅作品中,畫中人物形象各有不同,人物性格表現(xiàn)突出,神情、姿態(tài)自然。《韓熙載夜宴圖》利用韓熙載的個人生活,折射式的把當時社會的一種腐朽風氣表現(xiàn)出來。畫家顧閎中利用自己高超的繪畫技術(shù),親身深入韓府,巧妙的將自己的所看所想表現(xiàn)出來,成就了一幅中國美術(shù)史上最杰出的的人物畫之一,是值得后人臨摹和學習的巨作。
一、顧閎中眼中的韓熙載
據(jù)文獻記載,顧閎中,910年生,980年逝世,江南人。南唐后主李煜時被冊封為畫院翰林待詔。他最擅長的是人物畫,在當時很有名氣?!俄n熙載夜宴圖》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一直流傳至今。顧閎中的作品中,用筆圓勁,均以方筆轉(zhuǎn)折,著重彩,善于表現(xiàn)人物的神情意態(tài)。《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夜宴生活的再現(xiàn),畫面真實、故事情節(jié)交代明確。當時位置中書侍郎的韓熙載每日宴請賓客,縱酒賞樂,隨政事不聞不問,李煜因愛惜其才智故若不聞,但是朝中又有很多大臣上書,后主李煜猶豫不決,反復三思之后,決定命人到韓熙載府中探個究竟,顧閎中在當時繪畫技藝高超,所以奉命到韓府了解真相。顧閎中身在其中,將所見的場景記憶心中,回到家后把腦海中所記憶的描繪在畫面中,然后呈給李煜,《韓熙載夜宴圖》就由此而來。據(jù)說,當時后主李煜得到此畫之后還拿給韓熙載看,希望可以勸回韓熙載,但是韓熙載依舊如故,我行我素。
二、經(jīng)營位置
《韓熙載夜宴圖》的巧妙之處在于,每一個片段的結(jié)合都是用屏風、家具等物品聯(lián)系起來,畫面中的人物分別出現(xiàn)在不同的場景,每個場景中的人物、物品擺放疏密有致,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把繪畫元素生動的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造出五個既互相聯(lián)系,又分割開來的畫面。
此作以屏風自然分界分為五個場景:一,“眾人聽樂”宴請賓客,彈奏琵琶;二,“集體觀舞”舞伎作舞,韓熙載興起,親自擊鼓助興;三,“間息”一些賓客都紛紛散去,韓熙載休憩坐在榻上與女伎交談;四、“獨自賞樂”韓熙載更衣后聽女伎揍管樂;五、“散宴”陶醉于宴會的賓客仍在戀戀不舍的與女伎調(diào)笑。
第一段“聽樂”:畫面描繪的是主人翁韓熙載與賓客們專注的聽琵琶彈奏的情景,韓熙載盤腿而坐在榻上,頭戴高帽,身穿長袍,神態(tài)專注卻又顯得空洞,與他同坐在榻上的還有身穿紅袍的狀元郎。這一段落中人物最為集中,共有七男五女,畫家巧妙的利用屏風、床榻、桌椅等物將人物的疏密關(guān)系合理安排。畫面中離屏風最近的女子手持琵琶正在彈奏,這是教坊副使李佳明的妹妹,她的表情自然的投入在彈奏琵琶中。而離彈琵琶者最近的就是李佳明,他坐在椅子上認真的聽琵琶彈奏,面前的桌子上食物豐富,旁邊還有侍女服侍,由此可見此人是韓熙載的好朋友,他的眼神親切自然的看向妹妹。而李佳明身后袖手站立著的是舞伎王屋山,畫面上的王屋山妝容美麗,服飾搭配好看,符合人物特征。另外還有韓熙載的門生舒雅,以及寵姬蒻蘭等人。畫面中所有的人都神情專注的聆聽琵琶演奏,目光大都在演奏者的身上,還有兩人情不自禁的拍手附和,屏風后的寵姬蒻蘭若隱若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畫面中,體現(xiàn)了屏風的作用,也增加了畫面的節(jié)奏感。畫家顧閎中將畫面的集中點放在琵琶演奏者身上,巧妙的將畫面中的人物連接成一個整體。
第二段“觀舞”:畫面描繪的是舞妓王屋山跳“六腰舞”,這個場景的氣氛變得輕松、活躍起。韓熙載興起脫去外罩的黑袍,卷袖露肘,親自擊鼓伴奏助興,氣氛熱烈而動蕩。畫面中王屋山扭動腰肢,擺動雙臂,翩翩起舞;狀元郎坐椅子上近看,神情十分專注;畫面中半側(cè)而站,低頭的形象是韓熙載的好友德明和尚,和尚形象的神態(tài)略顯尬尷,雙手握于胸前低頭品味,不敢正視,表現(xiàn)出佛門子弟在聲色面前特有的心態(tài),完全符合這個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門生在打響板伴奏。
第三段“間息”:畫面向左展開,我們隨著一個侍女的目光接著看到同一段中的另一個畫面,畫面上韓熙載坐著榻上,由侍女服飾凈手,榻上還坐著四個侍女在互相聊天,表情十分自然,而韓熙載的目光停留在了向他走來的侍女手中的樂器,其中一個用琵琶半遮著面,另一個侍女手中端著酒壺和酒杯,畫面中的床上,被子零散的窩在床上,似乎有人在蓋著棉被而眠,給人一種不拘禮節(jié)的氛圍。這個場景的畫面由活躍轉(zhuǎn)為安靜,畫面真實生動。這一段也是整個畫卷所表現(xiàn)的夜宴場景的一個間息,使整體氣氛得以舒緩放松。
第四段“獨自賞樂”:此段畫面中人物疏密有致,安排合理。夜深人靜,此時賓客已經(jīng)不多,韓熙載狀態(tài)隨意,脫去長袍,身穿便裝,坦胸露腹的雙腿盤坐在椅子上,右手持扇,正和一個侍女說話,身邊還有侍女伺候,他正在欣賞由五名侍女組成的樂隊吹奏笛簫,奏樂女子的服飾色彩更加艷麗,氣氛比之前更加松弛放縱,觀者只欣賞畫面就仿佛可以聽到流動悅耳的音律,李佳明站在一旁打板助興。這一片段結(jié)束之處也是一扇繪有山水的屏風,但通過屏風兩面可以看到有兩個人在對視交流,又巧妙地將兩幅畫面聯(lián)系在一起。
第五段“散宴”:這一場景描繪的是夜宴的結(jié)束,賓客們狂歌歡飲縱欲之后,有的紛紛散去,有的仍然余興未盡、依依不舍,畫面中沒有散去的賓客與女伎更為親密,沒有活躍的樂器演奏,也沒有歡快的舞蹈,有的就只剩下人物之間的親密交流,不僅僅只有語言上的交流,有的還在與女侍調(diào)笑嬉戲,或勾肩搭背,或握手惜別。韓熙載正在兩組人中間走過,擺手示意不加制止,含蓄地點出夜宴背后的不堪男女韻事。而這段場景中的家具陳設(shè)也是最為簡潔,就如同矜持一起慢慢的消失。此時,韓熙載的表情依然是郁郁寡歡,面漏憂愁。
三、表現(xiàn)手法
《韓熙載夜宴圖》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表現(xiàn)連續(xù)故事的手法,將韓熙載的夜宴生活分為不同的場景,畫卷采用屏風為主要的點綴,把屏風、家具等物融入其中,每一個場景都在講不同的故事,而每個場景看似獨立成章,又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個整體布局中?!俄n熙載夜宴圖》的構(gòu)圖富有新意,巧妙地用屏風自然分界為五段,但又用屏風將畫面聯(lián)系在一起。畫面中的屏風大都繪上山水作品,但每個屏風又各不相同,這一精妙的安排體現(xiàn)了畫家新穎的構(gòu)思,也使整個畫面顯得和諧起來。
《韓熙載夜宴圖》多處采用緋紅、朱砂、石青、石綠等色,對比比較強烈,色彩排練有節(jié)奏。每個場景的顏色分配都各具特色,人物的服飾色彩分布平衡,侍女們的服飾色彩相對艷麗,給人視覺的和諧感。畫家顧閎中構(gòu)思嚴謹新穎,設(shè)色豐富,人物性格特征刻畫生動而有深度,衣紋組織嚴謹而又簡練。設(shè)色以濃重色調(diào)為主,配以淡色,作品色彩融合畫面,是一幅驚人的創(chuàng)世之作,也是一幅代表五代南唐時期的畫家高超的繪畫水平。
結(jié)語:
《韓熙載夜宴圖》通過“聽樂”、“觀舞”、“間息”、“獨自賞樂”、“散宴”。五個場面,描繪了政治上失意的兵部侍郎韓熙載盡情聲色、頹唐放縱的夜宴生活。另一方面也側(cè)面的加強了人們對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朝廷的期望。
《韓熙載夜宴圖》的精華之處不僅僅是畫面中的微妙,其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深究。它留下的不僅僅畫面中精湛的繪畫技術(shù),更多的是在講述五代南唐時期的真實狀況。通過韓熙載空洞的眼神、郁郁寡歡的表情,我們可以看出南唐政權(quán)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