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鏡頭語言是影視動畫的藝術手段,涵蓋的內容廣泛,囊括了影視動畫的方方面面,是一部動畫成功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對其中的鏡頭、場面調度等視覺元素進行科學、理性地分析,深入淺出地論述了視聽語言的基礎理論和動畫視聽語言的主要特點、表現方法與手段。一般影視作品中的鏡頭運用,分為推﹑拉﹑搖﹑移﹑甩等方式,從而使影片中的鏡頭語言更加豐富。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他的鏡頭運用并不是單純的多樣和華麗,而是根據故事的發(fā)展需要,更簡潔明了的去敘述,有些時候它的表現力大大高于語言的描述。
【關鍵詞】:鏡頭語言;影視動畫;關鍵因素
鏡頭類別分為機位﹑視角﹑景別﹑景深﹑固定﹑運動等,作者將眾多鏡頭元素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自己的意愿。在動畫作品中,在電影技巧的運用和表現上,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是一種虛擬的表現鏡頭的手法?!短炜罩恰肥菍m崎駿系列影片的代表作之一,能體現出導演獨特的動畫藝術風格。宮崎駿動畫電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僅在于他深厚的文化內涵,也與他豐富的鏡頭語言運用是分不開的。
一 景別與機位的運用
景別是指所拍攝主體在畫面中所占的范圍,和空間的大小。一般來說,就是指取景范圍、畫面內容的不同。在電影中,是由于攝影機與所拍攝物體的距離,以及攝像機的焦距不同,從而出現不同的景別。而景別一般分為大全(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等?!皠赢媱?chuàng)造者通過規(guī)格框交替運用各種景別,借用電影藝術的獨特語言,表現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使影像具有不同的敘事功能”,從而達到增強影片中藝術表現力的作用。
大全(遠)景通常用于外景的拍攝,用來拍攝距離遠的畫面,用于介紹環(huán)境,渲染氣氛,交待劇情等。也用來抒發(fā)情感,烘托氣氛,廣角鏡頭的大遠景還能呈現人眼所不能看到的景象,常常用于影片的開篇或結尾。天空之城》中就多處運用大全景鏡頭,影片從始至終都通過鏡頭運用和故事來引導觀眾進入情境。希達在飛行器窗戶上開始看到的像哈利.波特中游走球一樣的幾個東西時,那也是一個大全景,開始一片云彩移動,然后露出圓月,短短一兩秒的時間就讓觀眾感覺又是要發(fā)生了,然后在云中就飛出了海盜,整個片段自然不突兀,還交待了環(huán)境與時間,烘托了人物內心的驚慌。
中景是指所拍攝的是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畫面。既能看到人物的臉部特征,表情,又能看到人物的肢體動作,和周圍環(huán)境及人物的關系。它的取景范圍相對比較寬,在動畫作品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爸芯暗倪\用,不但可以加深畫面的縱深感,表現出一定的環(huán)境氣氛,而且通過鏡頭的組接,還能把某一沖突的經過敘述的有條不紊,因此??蓴⑹鰟∏??!?/p>
近景主要表現人物胸部以上或物體局部的范圍,多表現物體的細節(jié)和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使觀眾通過鏡頭的逼近對人物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在表現人物中多用來強調面部或局部的變化,可以體現人物或物體短時間的動作?!短炜罩恰分芯痛罅窟\用近景來變現巴魯和希達的表情特征以及心理活動,從而使觀眾在觀看時產生與角色近距離交流的感覺,讓觀眾有如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劇情的氛圍。
特寫與大特寫指表現人物或被攝物體細部特征的景別,通常占滿畫面,它表現的內容非常有限,一個眼睛,一個嘴巴等等都可以,通常是刻畫人物心理,烘托緊張的氣氛等。影片中希達剛落在拉普達上的一個特寫鏡頭就突出了希達內心驚魂未定又有些詫異的心情。
宮崎駿的鏡頭細節(jié)的處理對我們不僅僅是一時的感動,宮崎駿能通過他的作品來讓我們逐漸明白生活的可貴,來明白愛與和平的重要。飛行石載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飛向了天空的盡頭。飛向天空帶來了從容和自信,也是對世俗的逃避和妥協。宮崎駿一直希望用他的鏡頭語言給人們提醒,不要流連于那些精致的外表,要看到影片以外的東西。
二 固定鏡頭和運動鏡頭的運用
固定鏡頭:“固定鏡頭是指在攝影機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鏡頭的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所拍攝的畫面”。固定鏡頭在《天空之城》中運用的比運動鏡頭少很多,這是影片情節(jié)的需要。固定鏡頭比較穩(wěn)定,呆板,所介紹的東西有局限缺乏運動性,在一些安靜的情節(jié)下比較適合,然而在本片中固定鏡頭的使用很有限的。
運動鏡頭:運動鏡頭是指攝像機在移動工程中的拍攝,在攝像機固定不動的情況下,焦距的變化所拍攝的也屬于運動鏡頭。“運動鏡頭靈活,機動,使觀眾的視線連貫而富于變化,可以向觀眾展現較為廣闊的視野和豐富多變的場景”。運動鏡頭有推﹑拉﹑搖﹑移﹑跟等幾種形式,以及升﹑降﹑旋轉等幾種形式的組合與變化。
推鏡頭是指所拍攝的物體由遠推近,物體或人物在畫面中的畫幅逐漸變大,越來越細致,細節(jié)越來越鮮明,周圍的環(huán)境越來越少,這樣的鏡頭一般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心理變化。在《天空之城》中,當機器人把風箏飛行器移走時,希達和巴魯以為機器人要破壞它,然而鏡頭慢慢推近,卻出現了一個小鳥窩。希達和巴魯頓時明白了機器人的用意,這時觀眾也恍然大悟。拉鏡頭恰好與推鏡頭相反,所拍攝的物體由近到遠,所呈現的畫幅越來越小,周圍環(huán)境越來越大,這是攝影機后移或是焦距變長所造成。搖鏡頭是攝影機位置不動, 靠鏡頭轉動的拍攝,它就像觀眾自己的視角一樣,看一個物體,由上倒下,由左到右的觀察,即分為上搖和下搖,也統稱直搖。 它有時也突顯氣氛的緊張,和節(jié)奏的加快。移鏡頭是攝影機位置進行上下,左右移動的拍攝,移鏡頭可以擴展空間容量,包括橫移,直移,斜移和弧移等。跟鏡頭是攝影機與被拍攝的物體保持相同的距離和速度,并向同方向運行。在動畫片《天空之城》中希達墜落這一段,宮崎駿以不同的構圖和分層的變化,來夸大希達墜落的情景。影片中鏡頭一直跟著小希達一起墜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心一直為小希達揪著。
三 場面調度的運用
在影視作品中,場面調度通俗的來講就是導演對畫面內人物或物體的安排,包括擺放,如何運動等,都是事先部署好的,這可以通過兩個基本因素可以實現:一是控制攝影機鏡頭的運動,控制焦距或機位的變化,二是控制畫面內被拍攝對象的運動。場面調度可以通過物體銜接,也可以通過背景轉換來完成,而通過演員調度也可以塑造角色關系。動畫片中,通過背景轉換進行的場面調度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影片的背景不會靜止,還要配合人物的運動來展現更多的內容,人物的運動又會受背景內容所牽引或限制。
《天空之城》希達與巴魯一起由高空墜落的鏡頭,在這一片段中,一直在不斷的進行著場景的變換,還有角度的變換,兩人的墜落在飛行石的作用下,很緩慢,這時無論是演員的調度還是背景的轉換,都能讓觀眾在輕松的心情中去感受。通過物體銜接的場面調度在一些創(chuàng)意動畫和廣告中比較常見,通過某個物體 銜接的變化,跳躍的轉到新的環(huán)境中或故事中,在鏡頭上依然很連貫,很出人意料,給觀眾極大的視覺享受和心理體驗。在影片小巴魯回憶中的他的爸爸在接觸拉普達時的場景,他爸爸的飛行氣球突然遇到了大氣旋,狂風驟起,昏天暗地,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又突然風和日麗,這時拉普達出現了。這組鏡頭是個長鏡頭,開始氣球很黑暗,然后又變?yōu)榉奂t色,背景也亮了起來,觀眾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明白了故事的轉折,思想也跟著轉了過來。
參考文獻:
[1] 馬華.動畫影片分析[M].北京:京華出版社,2010年.
[2] 魏維巖.淺談動畫電影視聽語言運用[J].知識經濟,2010年,1期.
[3] 孫立.動畫視聽語言[M].北京:京華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