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作為當代中國最活躍的社會群體,是構筑中國夢的核心力量,是完成民族復興的希望,大學生能否擁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關系到個人的未來和國家的命運。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積極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當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方向。高校應該積極發(fā)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進行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突出榜樣的力量來加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鋒,我國又處在經濟文化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期,各種價值觀和思潮復雜紛繁。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支柱,是我們行動的向導,要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
當代大學生是我們民族的希望,與此同時,由于世界文化思潮的相互沖擊與滲透,一些大學生缺乏理想信念、缺失誠信道德、人際關系冷漠、生命意識與法律意識淡薄,同時對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缺乏認識,這些種種問題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而馳。積極有效的探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途徑,以高校思政課為主要陣地,老師與學校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文化校園,使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1.發(fā)揮高校思政課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政課作為大學生價值觀培育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各所大學的重視,《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與《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校思政“兩課”,一直以來備受高校思想教育的青睞,但是我們也該看到高校思政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兩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如何提高“兩課”教學的時效性,讓學生真正愛上這門課程,是使思政課能夠成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一環(huán),這就需要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就行改變,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的思政課老師經過長期探索總結出來了思政課的“五化教學法”,得到了省內外思政課教師的肯定,所謂的五化教學法即是教學目標德育化、內容專題化、過程社會化、考核全程化,情景式教學,慕課與微課,翻轉課堂等等都用在了思政課的教學上。在教學內容上,要求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通過具體實時的案例,聯(lián)系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和學習來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誠信友善,知法守法等等。
2.發(fā)揮輔導員的“心靈導師”作用
輔導員與班主任是大學生在學校依賴的主要對象,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部分,當前大多數(shù)輔導員比較年輕,富有活力,他們大多數(shù)與學生年齡相仿,且與學生打交道最多,是最容易影響學生思想與行為的人,輔導員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為此,注重提高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提高高校輔導員入職的門檻,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和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需要做到:在選拔輔導員的時候注重輔導員專業(yè)的選擇,選拔思政專業(yè),教育學,心理學的優(yōu)秀人才成為輔導員,同時要經常強化輔導員政治理論學習,保證他們掌握前沿的政治知識。組織輔導員的培訓工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理論知識給輔導員充電,建設一支理論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的隊伍。
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沒有踏入社會,每天在學校里學習各種知識,卻往往缺乏實踐知識,因此對社會的認識更多的是表面的了解,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因此看待問題具有片面性,往往帶著個人色彩,出現(xiàn)錯誤的價值觀認知。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聯(lián)通”理論與現(xiàn)實,還可以在實踐中鍛煉意志,堅定信念,養(yǎng)成行為習慣,最終促進大學生觀念和信念的形成[1]。
大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免費的實踐活動,比如說社會公益活動,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對社會生活更進一步的了解,能夠真正理解個人與集體,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的真正意義,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融入到社會中,跳出自我的束縛。其次,基于高?;顒咏涃M不足的情況,大學生可以自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比如紅色旅游。紅色旅游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橋梁,能夠在拓展視野的同時將教育內容融入其中,紅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教育等[2]。高??梢跃徒c紅色旅游景點達成共識,把旅游景點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給學生最大的優(yōu)惠,使學生能夠在自費的情況下旅游。紅色教育實踐基地的建立有利于愛國主義教育,是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載體,使學生成為勤學善思的“紅色精神”學習者,躬身實踐的“紅色精神”踐行者,素質過硬的“紅色精神”傳承者。
4.突出榜樣的示范作用
每個大學生都熟悉《學習雷鋒好榜樣》,榜樣是時代的先鋒,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社會需要充滿正能量的榜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需要榜樣。
中國人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每年都讓我們的心靈震撼,這正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最好的素材,比如,一身正氣的任長霞,鞠躬盡瘁的化緣校長莫振高,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默默奉獻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等等。他們雖然身份經歷迥異,但他們都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代表,他們都以普通人的行動詮釋著充滿正能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應該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這樣的討論會,以這些優(yōu)秀人物為榜樣、汲取楷模的精神,做新時期楷模的接棒人。
參考文獻:
[1]石海兵.論大學生生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2013(2)
[2]李冠紅,王方方 [J] .中文信息,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