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新月異的變化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得非富多彩,在這樣一個多種生活方式并存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不同的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情感需求。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已經跨越了一開始的使用功能,越發(fā)的關注產品的情感訴求。所以,針對這一現(xiàn)象,本文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需求層理;心理需求;產品設計;情感需求;情感化設計
第一章 消費者情感需求產生的原因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新的產品類目豐富多彩。人們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一方面使人們可以迅速快捷地獲取大量資訊,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增強個體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人們在這樣一個選擇多樣的環(huán)境里越來越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自我感情的宣泄。因此,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注重到消費者的情感需求。
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有兩大因素的推動作用:一是外部的客觀條件,如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社會消費風氣的變化、商品本身的發(fā)展變化等。二是消費者由于自身意識的發(fā)展,本身的需求在不斷的提升,進而引起消費需求的轉變。根據西方營銷理論的研究, 消費者的需求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量的消費時代;第二是質的消費時代;第三是感性消費時代。
第二章 情感化趨勢的必然性
正是由上文所論述,在這樣一個背景條件下,現(xiàn)如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已經超越了產品的本身,由使用功能上升到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的物品。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如今已經進入感性消費時代。面對這樣的情況,現(xiàn)如今的產品設計逐步開始認識到之一現(xiàn)象,愈發(fā)的注重精神層面的設計。
產品設計發(fā)展到現(xiàn)如今的階段,功能合理,實用有效或是有某種外在美感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情感和體驗成為設計的新焦點。
根據曼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在滿足了生存的物質需求之后就會開始追求自我價值的需求,也就是精神上的需求。對映到消費領域,消費者需求由于各種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影響著眼點也從商品的物質屬性轉向它所承擔的情感屬性。情感已經成為產品開發(fā)的必要元素,并且還會進一步的提升,關注多樣化的具體情感。
第三章 基于情感化需求的日用品設計分析
日用品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基本用品,具有體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功能單一、科技含量不高、消費面廣、消費頻率高、價格低廉的特點,用戶對于這類產品的要求一般只要能滿足基本的可用性,都可以說是“能接受的”,然而,正因為日用品具有的上述特點,造成了商品生產無過多的技術制約,大量同類商品充斥著市場,商品競爭日益殘酷。如何使產品在激烈的同類商品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何通過設計使日用品這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在心理和情感上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情感化設計思想在日用品設計領域的引入提供了契機。
日用品在生活中除了部分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多數(shù)是一些小的輔助性的用品,它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人們提供方便,解決日常生活的小麻煩,提高生活質量。這就要求產品的功能切入點要放在關懷性和新奇性上,找到生活中哪怕是細微的令人困擾的地方,通過恰當?shù)姆绞浇鉀Q,設計出令人快樂的產品,讓生活變的更美好。
現(xiàn)如今很多日用品的設計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的日用品開始為了增加情感設計這一方面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這一背景條件下日用品的設計逐漸出現(xiàn)這兩個局面,傳統(tǒng)的功能主義,用高質量、高品牌度來贏得市場。而現(xiàn)在逐漸被市場所熟知的是新興的小眾設計師品牌,高人文情懷,高度的情感化,滿足現(xiàn)在大部分人追求的精神層面的滿足。
第四章 設計的完善與自我實現(xiàn)
人類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同時,“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現(xiàn)實世界,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身,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自我”。這個自我是在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觀的指導下形成的,通過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觀對人的指引,“人類從動物式的本能的勞動到造物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人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轉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勞動的人,而且成為會設計的人,創(chuàng)造的人”。這樣的設計師在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成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師,自身的設計理念隨之完善 。完善的設計理念指引著設計的方向,依據個性化設計、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設計出產品不再遙遠。
在設計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了建立一種理想的社會模式,除了情感設計,還逐漸出現(xiàn)了個 "性化設計、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使設計師考慮事物的本領提升,設計理念逐漸趨于完善, "設計出的產品更加合理;同時,使使用者接觸到了更加優(yōu)秀可靠的產品。在這一過程中設計趨向了完善。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觀使人不斷趨于完善,但個人的完善還不是自我的實現(xiàn),自我的實現(xiàn)關注個人的自由、價值和獨特的存在方式。自我實現(xiàn)的人“ 更真正的成了他自己 ,更完善的實現(xiàn)了他的潛能,更接近他存在的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這里的“更”字就說明了比完善還要高一級的東西,這個更高一級的東西在這里就是自我的實現(xiàn),設計便可以作為一 "種途徑使人經由個人的完善獲得自我的實現(xiàn)。
小結
在這樣一個消費者感性消費的時代,我們消費者不僅要順應這個潮流來設計更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應該使自己的設計趨于自己內心的個人完善。為消費者展現(xiàn)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各種方式。不過話說回來,人想要達到絕對完美是不可能的,但竭盡所能,向完美不斷靠近是絕對可能的。雖然馬斯洛設定的標準難以實現(xiàn),但他同樣這樣認為,即“自我實現(xiàn)是 在任何時候、任何程度上實現(xiàn)個人潛能的過程,而絕非一種結局狀態(tài)”。因此,可以這樣看待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觀,它只是給人們劃定了一個完美人性的標準 ,指引人們不斷向這一目標前進,不斷走向完美。在這一過程中, 人們就會逐漸朝實現(xiàn)自我的方向發(fā)展,這也是一種促使人不斷發(fā)展自我的動力, 因此,要實現(xiàn)自我永遠是一個過程和一條道路 。
參考文獻:
[1]劉玉娟. 對馬斯洛自我實現(xiàn)理論的研究[ J ].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8,1
[2] 李楊 .人性能達的境界— —馬斯洛自我實現(xiàn)思想研究[ J ].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 0 0 8 ,4
[3] 凌繼堯 ,張曉剛 . 經濟審美化研究[ M ] . 上海 :學林出版社 ,20 1 0
[4]李硯祖 . 造物之美: 產品設計的藝術與文化[ 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