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保障。新課改以來,高校的體育教學取得了極大發(fā)展,但不可否認,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仍舊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方式,相對單一的教學內容也與當前“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相脫節(jié)。因此,反思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改變原有教學的弊端,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理念。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走向;改革策略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大學生的健身功能、人文與心理培養(yǎng)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等。認識和分析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并給出應對策略和實施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重點所在,也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的關注所在。
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從整體方面看,學校的體育教學一直沒有得到學生及學校相關領導的足夠重視,與智育相比,還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更多的是將其作為學生的休閑娛樂。當前,許多高校存在體育指導思想與教學過程、大學生社會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沒有將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理念貫穿到實際教學過程中,致使指導思想空設,新的教學理念不能被學生真實感受并得以貫徹實施。對于多數(shù)大學生來言,體育課程就是一門必修學科,順利達標通過考試才是他們的關注點,反而將健身和終身體育這一教學根本給忽略了,致使許多大學生體育課的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目的不夠明確。
從教學和課程設置上來看,當前大學生體育課程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和關注度 一是課程設置單調乏味,教學程序僵化,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教學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將以健身為目的的動作整齊劃一,將重點放在了很多時候并沒有實際意義的動作規(guī)范之上,帶領學生不斷地重復某一個機械動作,致使學生不能求同存異,更得不到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只能將訓練視為考試必備,不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大部分高校體育課的教學組織形式仍是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形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應有重視;而有些課堂組織則散漫無序,教師將器材和場地交給學生,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大學生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設置目前還是以體育技能的操作為主,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講解不夠,加之大部分體育教師的語言表達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不強,學生很難形成系統(tǒng)化的體育理論。而以體育競技、娛樂活動為代表的第二課堂也普遍開展不夠,當前的眾多高校還沒有形成現(xiàn)代化的復合式體育教育模式。由此可見,體育的精神并不能夠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不能夠因為競技體育而得到提升。
從教學理念來講,體育教學沒有考慮到對人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提升的重要意義 當前許多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綜合素質發(fā)展不夠理想,價值取向所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教學中經(jīng)常是教師只強調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而對于學生健康的體育心態(tài)缺少重視和積極的引導培養(yǎng)。因此,教學理念不僅需要提高,而且從教師的數(shù)量上來說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也大多不夠。當前,許多高校特別是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軟件和硬件都存在極大缺口,師資、器材、教學理念都急需提高和完善。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學校針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眾多不足,需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應有調整和改革,以適應高校體育教學的新走向,完成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最終目標。
加大體育教學新理念的宣傳,從觀念上改變體育課不重要的思想 通過普及“終身體育”教育理念,讓廣大的大學生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明確體育教育的多種功能,樹立科學的大體育觀念,使其從內心重視體育,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校體育教學之中。教學設計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改變傳統(tǒng)以單一體育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設置,豐富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式方法,讓大學生喜歡體育教學,享受體育教學。同時,高校要從制度和課程安排上體現(xiàn)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考核模式,建立科學更貼合學生實際的考核評價機制,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理論知識的考察,更要重視學生以體育精神為培養(yǎng)契機的綜合人文素質的考察,力求從制度上為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好保障。
高校要根據(jù)學校實際盡可能完善學校體育教學的軟、硬件設施 教育經(jīng)費不能只注重傳統(tǒng)科研項目,更要加大體育教育的經(jīng)費投入。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提供給體育教師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教學科研機會;加大體育教育的各項投入,增加必備的體育設施,從數(shù)量上滿足學生學習所需,增加學生鍛煉場地,引進先進的教學軟件,讓多媒體教學像走進普通課堂教學一樣走進體育教學,不再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進行傳授,讓學生從教學環(huán)境、教學場地上感受體育教學的精神和目的,力求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科學、系統(tǒng)、全面發(fā)展。
高校還要加大教育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積極學習和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大學體育課程建設,將其與我國當前高校及大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并形成具有我國時代特點的現(xiàn)代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大學體育課程體系。在有條件的高校積極改革試點,然后推向全國,真正建立起科學豐富的大學體育課程體系,真正體現(xiàn)大學體育教育功能的復合型和重要性。通過教學體系的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盡可能豐富大學生體育學習內容,根據(jù)學生興趣開設更多更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選修內容,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將健康教育、體育精神教育、體育人文教育等內容進行整合,努力建構面向未來的科學化的大體育教育內容。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學習和借鑒當前世界先進的體育教育模式,將之與我國實際相結合,積極探索適合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打破傳統(tǒng)以訓練為主的枯燥教學模式,開展以體育競技活動為主趣味教學模式,努力形成多元并存的教育模式。通過開設豐富多樣的體育競技活動,使高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逐步接軌,從小體育走向大體育,從學校體育走向終身體育。
結束語
高校體育教師和大學生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主體,要明確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更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加深對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學習,關注國內外體育教學理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斷探索符合自己學校實際的教學模式,努力改變原有教學模式的弊端,順應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韓彩靈.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反思與對策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3(11):65.
[2]楊家坤.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反思[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7(5):127-128.
[3]劉金富,高風. 關于“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的反思[J].當代體育科技,2015(14).
[4]高雄.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