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成員:王桂香、趙梅、景海艷、余琪維、劉小玲、張曉紅、馬曉敏
一、研究目的和意義
1.了解初中各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易錯的知識點及其解決方案。在設計教案時注意采取合理的策略,避免某類錯誤的發(fā)生,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從而注意防范;出現(xiàn)問題后,從哪些方面加以彌補,從而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
1.搜集、調查、整理出初中生在各年級數(shù)學學習中常見的、典型的錯誤,包括題目、錯誤的解法、錯誤的答案,以及出錯人姓名、性別等資料。
2.從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方面(如:認知結構、知識經驗、技能、態(tài)度等),對每個錯誤進行分析,找出原因。" 針對每個錯誤,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
3.將所有的錯誤及其原因、解決方案,按照出錯學生的學習水平,分為較好的學生易錯題、中等學生易錯題、較弱學生易錯題三類。以方便使用該研究成果者,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快速的找到其需要的內容。
4.將所有的錯誤及其原因、解決方案,按照其是否具有共同性進行分類。對其中的一類問題,再進行問卷調查、實踐、理論分析等,總結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考試、做作業(yè)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些錯誤,這并沒有什么可害怕的,最該注意的是要防止以前發(fā)生的錯誤反復出現(xiàn)。那么如何避免錯誤重現(xiàn)呢?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把錯題記下,從中吸取教訓。
做錯題筆記包括以下三個方而:
1.記下題目錯誤的地方,最好用紅筆劃出。
2.找出錯誤原因,分析錯誤是在哪一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生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錯誤。一般說來,解題過程由審題、題目歸類和找出答案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1)錯誤發(fā)生在審題環(huán)節(jié),則應分析是遺漏了題目的要點或細節(jié)(有些題目是一題多問、一問多求、甚至一求多法),還是看錯了題;是沒覺察出題中的隱蔽條件,還是未弄清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是看錯了,還是沒記住題意導致思維偏差或不完整;(2)題目歸類錯誤,則要分析是未找到該試題與腦中已有試題類型之間的聯(lián)系,還是沒有把兩者間的差異區(qū)別開來,檢查一下解決該題的有關知識有無掌握牢固,還有哪些漏洞,以便日后彌補和進一步鞏固;(3)求解上出錯,則要分析是沒有掌握解題技巧,還是粗心大意,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3.糾正錯誤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根據(jù)錯誤原因分析提出糾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類似情況應注意些什么。倘若我們能將每次考試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題記錄下來并加以分析,并盡力保證在下次考試時不發(fā)生同樣錯誤,那么在考試時發(fā)生錯誤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有的同學會認為,做錯題筆記太耗費時間了,與其把時間花費在這上面,還不如多看幾本書、多做幾道題效率來得高。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做錯題筆記,從表面上看確實花的時間多一些,但它卻能節(jié)省你臨考前的寶貴時間。升入初中后,由于考試的次數(shù)增多,這就意味著我們接觸到的試題數(shù)量非常多,多得驚人。如果只是在試卷上把難點和錯誤劃出分析,日積月累,大考前就會有厚厚一大捆試卷,即使是神仙,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再回過頭來重新分析每一份試卷,再說了,有些容易的題目也無再分析的必要。而做了筆記后,平時只需要花少量的時間翻翻。到考試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難題不多了,答題的正確率不也就明顯提高了嗎?
由此可見,把方法和容易出錯之處整理清楚,一目了然,才是上策。
四、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2015.6——2016.3)提出申請和資料搜集階段。搜集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典型錯誤,詳細記錄出錯原因和糾錯策略,并將錯誤按課本知識點的順序進行簡單分類。
第二階段(2016.3——2016.4)資料整理階段。從數(shù)學知識、心理學等方面深入研究每個錯誤的成因及解決方案,并按照學生的層次對搜集到的數(shù)學錯誤進行再次分類。
第三階段(2016.4—2016.5)課題成果鞏固完善階段,并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及進行總結鑒定。
五、已具備的工作基礎和有利條件
1.課堂上要求學生人手有一本筆記,課堂專用筆記,對一些要記入的典型題目進行記入,教師可以強調一下,這道題目要記入到本子上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摘抄筆記的習慣,下次遇到類此題目時這本書也可以作為一個可以借鑒的工具。
2.同時每個學生也準備一個易錯題本,摘抄學生在考試和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在教學過程中易錯題、原題重現(xiàn),將以前易錯的范例在課堂上展示,請學生挑錯。學生對第一次接觸的新知識的印象比較深刻,這樣的練習可以預防或者減少這類型題目在課后的錯誤率。在練習中教師要有一份寬容的心,接受學生的錯誤,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我反思、努力提高。
3.精選例題,教師都知道例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在講解題目的過程中要滲透數(shù)學思想,讓學生學習到一些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
4.易錯題現(xiàn)場跟進,講解后及時練習反饋,有錯誤繼續(xù)跟進。在作業(yè)本上普遍出現(xiàn)的錯誤,要利用課間或者課上及時的講解,通過一定的干預措施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改正錯誤。并在以后的練習中出同一類型的題目進行測試和鞏固。對一些較難的題目要講解——反饋——練習——講解反復進行,達到熟練效果。
六、預期研究成果與得到解決的問題
(1)《初中各年級數(shù)學典型錯題匯總》;(2)《初中各年級數(shù)學典型錯題分析》;(3)論文:《初中各年級學生數(shù)學典型錯題防范對策》;(4)研究報告:《初中學生數(shù)學錯題的成因及糾錯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