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標準。但是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存在著這些現(xiàn)象:隨著年段地升高,學生寫的句子和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字,別字。特別是同音字經(jīng)?;煜y用。還有的學生嘴里念著這個字,可是就是寫不出來,提筆忘字者不在少數(shù)。從這些現(xiàn)象來看,我們的學生對最基礎的字詞掌握的并不好。通過平時的教學以及與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探討交流,我對出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行了梳理。寫錯字,說明了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不深刻,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來識記。因此一些難寫的字就記不住了。而出現(xiàn)別字,其根本原因是沒有理解字義,再加上中國文字中的同音字多,從而在使用時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而學生不會寫學過的生字,說明了學生對所學的字沒有印象,在識記時囫圇吞棗只了解在原文中的字義,其他的字義根本不了解。所以我對提高學生的字詞識記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了以下幾方面:
一、課前預習明確要求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會拼讀生字字音,分析生字字形,也會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義,因此,生字的學習我一般會讓孩子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并且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提出這樣幾點要求:1.讀準字音,做到不看注音就能讀出生字;2.分析字形時,給每個生字至少找一個字形最相近的字進行辨字組詞;3.教師課前把課文中比較難理解的字詞先畫給學生,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鼓勵他們根據(jù)上下文的聯(lián)系,把字詞的意思標注出來,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如果孩子沒辦法對字詞的意思進行理解,就要求他們課前查字典,我覺得課前的預習能夠為上課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
二、課中利用電子版指導明確重難點
在課堂中,對于字詞的教學,我主要從字音、字形、詞義這三方面進行引導:
(一)教師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速度慢、范圍有限,限制了信息量的擴張。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最大化地傳播知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速度快,知識量大而不亂,廣泛而不偏的特點,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對于字形的教學,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速度慢,我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三)對于詞義的教學更是個難點,學生覺得枯燥難理解,但我們的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非常濃厚,那么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更應重視挖掘和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趣味性來吸引、引導學生,正如我們常說的“打鐵要趁熱”。
三、課后復習及時鞏固
(一)根據(jù)遺忘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每學完一課,我都會要求孩子做好聽寫本課生字新詞的準備,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要求人人過關,一單元教學結(jié)束后根據(jù)詞語盤點再總體聽寫一遍。
(二)每單元學習結(jié)束,我都會鼓勵孩子四人一組,分工合作,一人選擇一篇課文,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多音字找出來,并標音組詞。再和其他的同學一起分享學習。我覺得這樣分工,孩子的任務不顯得太重,一人找一篇課文就能復習到其他三篇課文里的多音字。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三)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孩子平時在小測、考試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些錯題進行收集:包扣易讀錯音的一些字,易寫錯的一些詞語。每過一段時間,進行有針對性地整理,以便孩子進行鞏固復習。
總之,提高字詞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大膽實踐,勤于總結(jié),善于思考,一定能建構(gòu)起個人的理解和觀點,更好的為學生發(fā)展積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