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們的學生認讀能力差,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孩子盡快提高認讀能力呢,我就談談本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一些膚淺的經(jīng)驗。
認讀能力就是指認讀單詞、課文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看到我們的孩子在認讀方面的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我在英語教學中感覺到,孩子們的聽說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經(jīng)常說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教師盡量不要求學生翻譯,但是孩子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連意思都不知道,又何談英語思維呢?孩子們在死記硬背、在跟老師鸚鵡學舌,又怎么能學好英語呢?看到越來越多的這種現(xiàn)象,我深深陷入了思考之中,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知識目標之一。我也不斷地對我的英語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總結。
一、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忽視了預習的環(huán)節(jié)
我在教學中總以為三年級孩子年齡小,沒有積累足夠的單詞量,還未具備預習的能力。因此很多時候是教師讀,孩子們跟讀,或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片讓孩子們跟讀,經(jīng)常使用很多游戲、歌謠、歌曲等來激發(fā)和強化單詞和句型。卻很少讓孩子靜下心來去預習、去好好思考。孩子們在課前根本不知道這節(jié)課到底要學什么,也不知道哪些知識是重、難點,也沒有測試過這一課里哪些他們已經(jīng)會的。許多孩子是糊里糊涂進教室,似懂非懂出教室。
(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
英語課課時少,鞏固的時間更少。因此,我為了完成教學內容和任務,總是在課前準備許多游戲來強化所學內容,或是用一些歌曲、歌謠來激發(fā)孩子們興趣。一節(jié)課被我安排的滿滿的,孩子們在老師的牽引下一步一步地去配合老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很少讓孩子們去想一想“為什么”。時間一長,孩子們就不會主動去思考,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而慢慢削弱。
二、教學方式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認讀能力,成了我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作為一名長期在小學低段進行英語啟蒙教育一線的教師,應采用什么方式和方法來引導孩子們認讀?也是我深深思考的一個問題。我想如果我們把認讀的活動設計得非常生動、活潑、有趣,就會激發(fā)孩子們認讀的欲望和想象力,激發(fā)他們主動去認讀,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認讀能力。針對以往的教學不足,我在單詞、句子、課文的教學時,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認讀,記憶單詞,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課前預習,初步認讀
課前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認讀能力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孩子們自學和認讀能力雙重培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在英語教學中絕不能忽視他的重要性。
1.給孩子樹立了學習的信心。預習過新課的孩子在上課就有了清晰的學習思路,對課文的重難點容易把握,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容易解決自己對課文的困惑之處。
2.能夠滿足學生成功的欲望,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新授課中,經(jīng)常是老師教授,學生跟讀。如果學生預習了,老師就可以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讓孩子們成為老師,使他們在課堂上充分表現(xiàn)自己,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
3.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學能力。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學習,如果一堂課都是老師牽著孩子的鼻子走,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那么孩子們永遠也學不會如何去學習。而預習可以讓孩子們明確已知和未知的知識點,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目的性。從低年級就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二)開展活動,加強認讀
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是教會學生學習,帶領學生走向知識,小學英語課程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注重學的過程,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優(yōu)良的基礎予以創(chuàng)新。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明確目的的、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的活動,趣味性濃。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認讀目標,創(chuàng)設有效的認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讀。要精心組織教學,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小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短,需要教師不停地調節(jié)活動情節(jié)和趣味性。教師要善于鼓勵小學生模仿動作、發(fā)音,教師可以出示圖文字卡,一起學習、分組比賽和個別練習等形式讓孩子們在模仿中不知不覺地認讀。同時還可以要求孩子們把全身動起來,把聽、說、讀、做四方面有機的配合。這樣的教學,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傊?,寓教于樂,動靜結合,使孩子們期盼地進教室,快樂地學習,輕松地走出教室。
(三)運用朗讀,強化認讀
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的藝術,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讀?!边@句話流傳至今,不難看出古人對讀的重視,它深層次地強調了讀的重要性??梢哉f,不朗讀,只靠看、聽和說是學不好語言的。朗讀在整個英語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指導孩子們朗讀,熟讀成誦。讓孩子們直接感受語言、積累語言、了解語言、運用語言。
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在課堂課外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習慣,加強指導朗讀的技巧,讓孩子們掌握朗讀的技能。在訓練孩子們朗讀的過程中,要盡量使朗讀變得多樣化和趣味化。主要采?。郝犱浺糇x,聽教師讀,個別朗讀,個人或小組輪讀,齊聲朗讀、領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比賽讀(男女比賽讀、挑戰(zhàn)讀等)、歌謠讀、開火車讀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自讀自悟,最終掌握讀的本領。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認讀
低年級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濃、積極性高,但是由于孩子年齡小,易學易忘。小學英語每周只有三課時,即使孩子們在45分鐘的課堂上學得再扎實,如果不在課外及時加以復習鞏固,孩子們到下一節(jié)英語課時會遺忘上節(jié)課中的很多知識。甚至僅留一點印象,那些邊緣孩子們可能一點都不記得。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外作業(yè)鞏固認讀,如讓孩子們讀一讀,背一背當天所上的內容。
讀是小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基礎。認讀能力既是閱讀的基本技能,也是口語表達的能力。因此,在低年級英語啟蒙教育階段,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激發(fā)孩子們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認讀教學”始終貫穿在課堂教學中,為孩子以后學習英語和終身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幫助孩子們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我相信,只要我們把“認讀”放在我們的心,帶進每一堂英語課,孩子們的未來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