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市隆子縣三林鄉(xiāng)小學
作文教學是藏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很多學生覺得藏語作文太難寫,沒有靈感,找不到素材,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從而對寫作失去信心。我個人覺得造成這種局面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結合我多年的藏語文教學經歷和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藏語作文教學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解決學生“想寫”的問題
藏語作文教學難,首先難在學生沒有想寫的興趣,其次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所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是兒童的本能,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一個哲學家曾經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因此藏語作文教學時我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學生才會有寫作的興趣,這樣才會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想寫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不要輕易規(guī)定藏語作文命題,束縛兒童的個性。孩子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會選擇不同題材、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我在藏語作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他們創(chuàng)設情境,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讓不同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抒寫表達中體驗藏語作文的快樂。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解決學生“寫什么”的問題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懂得藏語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要引導學生勇于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fā)現,去探究。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了、感受了,寫出真情實感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防止無病呻吟,胡編亂造,假情假意,說空話,說大話。
其次,教師要賞識、尊重學生的習作,讓學生敢于說真話。在藏語作文中出現了說真話,表真情的內容,哪怕表現出了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文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我都會指出表揚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好苗頭,在肯定了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改正。
三、教給學生寫藏語作文的方法——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一是教師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平常我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等,在觀察中學生會突發(fā)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欲望。
二是要在藏語文教學中落實作文的指導。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苯滩闹械恼n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yōu)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yōu)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藏語作文的真諦。我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我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為寫好藏語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
三是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
四、重視藏語作文的修改講評
教師對藏語作文的批改講評是藏語作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huán),既要肯定他們在藏語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成功的地方,又要指出他們在作文中的不足與失誤,還要強調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修改的好習慣,正所謂“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鑿始成金”。要讓學生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
以上就是我在藏語作文教學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引導學生立足于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這樣學生一定會樂于表達,樂于寫作,他們就再也不會把藏語作文當作一種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