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創(chuàng)始于隋,初興于唐,到宋代達到頂峰。宋代瓷枕造型多樣,裝飾豐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瓷枕的造型和裝飾只是承擔其藝術價值的表象形式,形式背后則蘊藏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nèi)容。比如民間的祈子觀念、辟邪追求、納祥意識等都通過瓷枕的藝術表象形式得以體現(xiàn)。因此,宋代瓷枕的造型和裝飾既是藝術審美符號,也包括民俗文化符號,體現(xiàn)了藝術創(chuàng)造和民俗生活的統(tǒng)一。
表達“求子”的理想
宋人繼承了儒家傳統(tǒng)的生育觀念,生子傳嗣、多子多福成為內(nèi)含在宋人思維中的基本訴求。文獻記載,“在宋代,可以隨意買賣婢妾姬奴,因無子而納妾與領取額養(yǎng)子,或以他人之子為繼嗣的風氣十分普遍。……至于娶妻無子而買妾生子,則是最通常的做法。更有甚者,為了生育兒子,竟不惜借用他人妻妾。”
關于以枕祈子,在唐張鷟《朝野僉載》中就有“作伏熊枕以為宜男”的記載,說明當時已有人認為伏熊枕具有宜男的功用,而這種信仰可追溯到《詩經(jīng)》?!对娊?jīng)·小雅·斯干》載:“吉夢維和?維熊維羆?!笕苏贾S熊維羆,男子之祥?!笨梢?,《詩經(jīng)》中認為夢見熊羆是生男孩的吉兆,因此伏熊枕宜男之義就有據(jù)可循。宋代瓷枕中雖未發(fā)現(xiàn)伏熊枕,但卻有枕面裝飾熊圖像的瓷枕,或許也暗含此意。
在現(xiàn)存宋代瓷枕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直接以觀音送子圖表達祈子理想的作品,它真實地反映出宋代婦女的求子信仰。洛陽博物館藏有一件珍珠地劃送子觀音紋腰形枕(圖1),枕面主題紋飾為一婦女閉目拱手盤坐于花草間,向“送子觀音”祈子。送子觀音并不是佛教經(jīng)典中的人物,她是佛教文化中國化的結(jié)果,由于具有送子的神能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關于祭拜祈禱觀音而得子的故事也多見于文獻記載。如宋人洪邁曾記載說:“許洄妻孫氏臨產(chǎn),??嗳f狀,默禱觀世音,恍惚見白氅婦人,抱一金色木龍與之,遂生男。”正是出于對觀音送子的 “靈驗”信仰,才有了創(chuàng)用送子觀音圖像瓷枕的動機,它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符號承載著“祈子”的功能。瓷枕裝飾中還大量出現(xiàn)蓮花童子、嬰戲圖等題材,也都有連生貴子、嬰戲求子的寓意。
與求子信仰相關的還有宋代的孩兒枕。宋代孩兒枕造型精美,形態(tài)自然,景德鎮(zhèn)窯、定窯、城關窯、吉州窯等窯口都有生產(chǎn)。孩兒枕在造型上有兩類,一類將孩兒塑成側(cè)臥狀,上托荷葉形枕面(圖2);另一類塑成俯臥狀,以孩兒背部作枕面,無荷葉形枕面?,F(xiàn)有研究表明宋代孩兒枕的創(chuàng)用與宋代七夕節(jié)物磨喝樂(佛教中稱摩睺羅)淵源甚大,因磨喝樂是宋代婦女祈子之物,故宋孩兒枕也具有宜男、祈子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
所以,在宋人眼中,不管是觀音送子圖、蓮花童子圖、嬰戲圖瓷枕,還是孩兒枕,都已經(jīng)成為一種象征子嗣綿長的符號形式,這一符號通過瓷枕的日常之用融合在宋人的生活和觀念之中。
寄寓“辟邪”的信仰
從民俗信仰上看,部分瓷枕造型及其圖像裝飾有著“鎮(zhèn)物”的功能,鎮(zhèn)宅辟邪是宋代瓷枕的重要主題之一。宋代瓷枕中的辟邪符號主要通過兩種形式體現(xiàn),一是將瓷枕塑造成猛獸造型或在瓷枕上刻畫猛獸圖像;二是直接在瓷枕表面書寫文字,表達鎮(zhèn)辟之意。
宋代瓷枕中的獸形枕,以及以猛獸為主題紋飾的瓷枕,特別是虎枕、獅枕,都具有鎮(zhèn)辟鬼祟的信仰功能。獸形枕可辟邪的說法在唐張鷟《朝野僉載》也有記載:“逆韋之妹馮太和之妻號七姨,信邪。見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去魅……”這則文獻直接說明古人有以獸枕辟邪祛魅的思想。宋代瓷枕中的獸形枕以被塑造成虎形、獅形者為多,而枕面裝飾中也出現(xiàn)大量獅、虎形象。以虎為例,瓷塑虎枕,老虎形象或立或臥,形態(tài)自然;繪畫虎枕,老虎多以墨線勾勒,或行或臥于山林草地。但不管是瓷塑形式還是繪畫形式的虎形象,都是基于虎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而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造。以虎辟邪,早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虎食惡鬼”之說。王充《論衡·訂鬼》所引《山海經(jīng)》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領閱萬鬼。惡害之鬼,執(zhí)以葦索,而以食虎。于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qū)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被⒌奈幕再x予了瓷枕鎮(zhèn)辟的神能,宋代瓷枕中藝術化的虎形象,無不寄寓著民間大眾辟除邪害、謀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心愿。
如果說以獸形枕表辟邪之義稍顯隱晦的話,那么,在瓷枕裝飾中直書“鎮(zhèn)宅大吉”、“鎮(zhèn)宅”、“勒鬼”等文字符號,則非常明確地表達出民眾的辟邪追求。如陳萬里《陶枕》中記錄的一件白地黑花鎮(zhèn)宅大吉枕,枕面呈如意形,開光內(nèi)繪一獅子銜繡球彩帶,上書“鎮(zhèn)宅大吉”四字,其鎮(zhèn)宅之意十分明顯。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白地黑花“鎮(zhèn)宅”銘獅紋瓷枕(圖3),磁州窯產(chǎn)品,枕面八角形開光內(nèi)墨書“鎮(zhèn)宅”二字,并以線繪蹲坐獅子一只,兩目圓睜,利齒外露,取其辟邪鎮(zhèn)宅之意。
由上可見,中古時期的宋代,雖然其民俗信仰已漸由神秘轉(zhuǎn)向世俗,但鎮(zhèn)宅辟邪的民俗心理依然在瓷枕的造型和裝飾中得到了體現(xiàn)。從存在機理看,“辟邪活動實際上即是人們企圖躲避災禍、改變厄運、祈福獲吉的一種特殊的行為”,它是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求安全感和心理慰藉的手段。宋代瓷枕造型和裝飾中的辟邪符號,正是基于這一心理而創(chuàng)造的。從歷史的發(fā)展看,這種辟邪符號一直在不斷地向納祥符號轉(zhuǎn)變。
承載“納祥”的訴求
在民俗藝術中,求吉納祥是民間大眾最為普遍的文化心理,民間藝人對福、祿、壽、喜、財?shù)臒崆锌是笸韵笳?、寓意、諧音等手法通過一系列的符號形式表現(xiàn)出來。從宋代瓷枕的造型和裝飾中可以看出,在植物、動物、文字、人物等眾多題材中都有“求吉納祥”的文化訴求。
在宋代瓷枕的裝飾中,花卉草木題材數(shù)量最多,應用最廣。從大量瓷枕案例中可見,牡丹、蓮荷、菊花、竹子、芭蕉、蘭花、梅花、卷草、纏枝花卉、團花、寶相花等植物符號廣泛出現(xiàn)在瓷枕裝飾中。它們或單獨成紋,或與鳥獸、蟲魚、荷塘、嬰戲等組合成一個畫面,而尤以牡丹、蓮荷、菊花為最。這些植物花卉之所以進入瓷枕裝飾,并不是單純對自然的模仿和僅僅對美的追求,而是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簡單地講,牡丹是富貴的象征;蓮花、菊花、竹子、蘭花、梅花都具有高潔氣質(zhì);卷草紋、纏枝紋寓意連綿不絕、生生不息;寶相花、團花寓意吉祥。這說明,由植物自然屬性衍化出來的文化象征意義是宋代瓷枕植物裝飾最重要的選擇依據(jù)。
瓷枕裝飾中還有大量的動物紋飾是表達吉祥寓意的,包括鹿紋、兔紋、牛紋、羊紋、麒麟紋、飛鶴紋、龍紋、鳳紋、獸首紋等。這些被表現(xiàn)的祥瑞都有其文化上的淵源,它們都因其形象或脾性或名稱而被賦予了某種象征性內(nèi)涵。比如鹿的仁德及“鹿”“祿”的諧音,玉兔的圣潔、牛的勤樸、羊與“祥”的諧音,鶴的優(yōu)雅及其與壽的比附,龍、鳳的高貴……這一切都成為吉祥文化的內(nèi)在根源,也是民間藝人愿意表現(xiàn)在瓷枕上的潛在動因。以鹿紋瓷枕為例,定窯瓷枕中發(fā)現(xiàn)有多件鹿紋瓷枕,有單鹿、雙鹿,或立或臥或奔走,形象生動。鹿生性溫馴,與人無害。在歷史的發(fā)展中,鹿的文化性漸漸得到彰顯,成為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祥瑞的象征。鹿角能夠“脫落——再生”,合四時之變化,順應生命的循環(huán)往復,因此它可以象征生命與不死。在儒家文化背景下,鹿則成為仁義和靈異的代表,和人的道德倫理相聯(lián)。如《宋書·符瑞志》言:“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甭惯€是長壽的象征,《述異記》載:“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化為白,又五百年化為玄?!篂楦?,食之壽兩千歲?!笨梢姡诠盼墨I中,鹿不僅是仁獸,而且寓意長壽,這也是宋代的鹿紋瓷枕創(chuàng)用的重要文化根源。
為了表達吉祥觀念,宋代瓷枕中的文字裝飾枕最為直接。目前可見宋代瓷枕上表達吉祥觀念的文字有“長命”“長命枕一只”“齊壽”“大吉”“家國永安”“?!薄案5摗薄案5抡怼薄案5抡硪恢弧钡葍?nèi)容??梢钥闯?,這些寓意吉祥的文字符號,往往和庶民的生命本體和現(xiàn)實生活相依相聯(lián)。如藏于首都博物館的一件珍珠地劃花枕,枕面珍珠地刻“齊壽”兩字,字間穿插葉紋;枕壁四周以珍珠紋為地,上刻菊花紋。枕底刻“大吉”二字,與枕面相呼應,其將象征長壽的菊花紋飾和吉祥文字相結(jié)合,實現(xiàn)了圖文互補,將民間大眾對長壽和吉祥的理想追求表現(xiàn)出來。藏于洛陽博物館的一件三彩束腰長方形枕(圖4),枕面飾詞四首:“‘寒山拾得那兩個,風風磨磨拍著手,當街上笑呵呵,倒大來快活?!ㄔ~寄‘慶宣和’);‘一曲廷前奏玉簫,五色祥云朱頂鶴,長生不老永逍遙。’(詞寄‘賞花時’);‘人生百歲七十多,受用了由它捻指,數(shù)光陰急如梭,每日一個快活。’(詞寄‘慶宣和’);‘生辰日,酒滿杯,只吃得玉酒沉醉。落梅風將來權當禮,每一字滿壽千歲。’(詞寄‘落梅風’)”這方瓷枕表達了吉祥文化的多個主題,比如以“寒山拾得”的典故暗示“和合”之寓意;以玉簫(八仙中韓湘子的法器)、丹頂鶴表達長壽;通過人生百歲的感慨和生辰日的祝禱,以戲謔的口吻表達短暫人生應持有的樂觀態(tài)度??傊?,這種看似隨意的文字符號其實經(jīng)過了民間藝人的選擇,其主旨是追求樂觀、福壽、和諧的人生理想。
結(jié)語
宋代瓷枕的造型與裝飾形式多樣,內(nèi)涵豐富,構(gòu)成了一個具有藝術和民俗雙重屬性的文化象征系統(tǒng)。這個象征系統(tǒng)是人的符號化思維和行為的產(chǎn)物。在符號化的背景下,宋代瓷枕中的吉祥圖像(包含造型和裝飾)構(gòu)成了其象征系統(tǒng)的表層,是可觀感的符號;而符號背后內(nèi)隱的意義(包含求子、辟邪、納祥等文化訴求)構(gòu)成了其象征系統(tǒng)的深層,二者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