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大同第三小學
都說與孩子打交道是最幸福的,因為孩子的世界是最簡單的,他們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然而,我覺得還有一點,他們不記仇,講道理。這里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我與一個小男孩兒的故事。
我在公交站等車,遇見了自己以前所待的學校的一個小男孩兒,他也在等公交車,不過,因為時間久遠,那時我還沒有想起來他的名字。他一臉陽光燦爛地朝我跑來,驚訝地說:“啊!你是原先教我們的老師!”我們上了同一輛公交車,一路上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他問我現(xiàn)在在哪里教書,學生是不是比他們聽話,我都一一回答。然后,我問出了我的問題,“你怎么知道你們不聽話呢?”他說,“你那時候連尺子都拍爛了好幾把呢!現(xiàn)在的英語老師對我們好嚴,我們再也不敢吵了,單詞聽寫不出來就罰抄十遍二十遍?!比缓?,我們會心一笑。下車的時候,他還禮貌地跟我說他先下車了。
然后,我開始在記憶深處尋找與這個孩子相關(guān)的一切。我記得那時的他三年級,剛好處在低年級向中年級轉(zhuǎn)型的階段。三年級的他們不再像一二年級時一樣完全聽老師的話,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迫切希望做些以前看來“比較出格的事”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另外,做“出格的事”的過程本身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因為他們“享受”著別人不能“享受”的“殊榮”。這個男孩比較有個性,上課總喜歡做自己的事情,手里一刻也停不下來,沉浸在自己簡單的快樂中無法自拔。經(jīng)過多次提醒并與他交談,他的變化仍然不大,別人課堂時間就能完成的抄寫任務(wù)他硬是要拖到課后才能完成,而且書寫效果不太好。利用下課時間找他重新書寫,他跟你各種討價還價,反正能最晚什么時候交他絕不早交。有一次,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對他進行說教一番,結(jié)果,他一個大男孩愣是被我說哭了,那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還嘴犟說不要我管。所以我認為,他對我是沒有任何好感甚至還有意見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在一次體育公開課練習投紙球時不小心將紙球拋向我的腳邊時,他跑過來撿起紙球,禮貌地說:“王老師,對不起!”那一刻,我驚訝地忘記了說任何話語。因為在我的記憶中,他其實并不怎么喜歡我,也不會在我面前笑??此孕艥M滿在體育課上示范體育老師所教的動作時的英姿颯爽,我突然明白過來,這是一個非常愛運動的孩子,體育才是他發(fā)光的舞臺。當他對我道歉時,他心中所想的只是:他拋紙球不小心拋到了比人身上,他做錯了,所以他要道歉。那一刻,他不是英語課上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而我亦不是時刻提醒他不要開小差的英語老師;那一刻,我不用擔心他對我有任何看法與成見,他不用擔心我干擾他享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所以,孩子們的世界真的很簡單,他們從不記仇。他們是講道理的,簡單的道理他們都懂。有時,許多道理對我們而言淺顯易懂,但是如果不跟孩子講清楚、說明白,他們就會不理解。與他們打交道最關(guān)鍵的一點在于:不能平白無故批評,即使課上批評沒有時間講道理,也一定要課后交談。
許多孩子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啊!又是××老師的課啊!”很顯然,他們并不想上這個老師的課。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曾經(jīng)在這個老師的課上被批評了,他們認為自己享受“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權(quán)利被老師剝奪了,而老師又恰好沒有對他們講那么多道理,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于是,對老師的不滿情緒掩蓋了他們認識自己做錯的事實,他們覺得自己沒錯,對老師,他們當然只能不滿了。
所以,批評孩子之后跟學生一定要跟孩子講道理。這個道理無需很大,只需放眼解決身邊問題就足夠了。交談的目的在于撫平孩子心中的不滿,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喜歡他(她),所以才會特別關(guān)心他(她);正是希望他(她)優(yōu)秀,所以才會對他(她)嚴格要求。孩子們從心里明白這一點之后,才能敞開心扉接受老師,接受老師的幫助,也才能從思想上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用實際行動上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