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中學
【摘 要】化學課程標準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結合化學的實驗性、生活化特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通過知識的實際運用來升華化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有效教學 教材資源 興趣 學習方式 運用
目前,不少教師在研究和實施化學教學新課程時,往往流于形式,忽視教學效果。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提供和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條件,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
一、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
目前所使用的人教版《化學》教材構建體系,融合學科課題與社會課題的相關內容。從學生的生活實驗出發(fā),不是過分強調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而是更重視學生對科學過程的感受,采用化學理論與化學事實相結合的編寫方法,將知識的學習與過程、方法、價值觀等培養(yǎng)結合起來。為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吃透教材,不是簡單地寫教案,更不是把教材變成講稿,而是把教學作為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過程,作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整合和利用過程。
新課程在學習內容總量上做了嚴格控制,大量刪減了當今社會生活中很少用到的理論或理論性過強,多數(shù)學生認為偏難的內容。使新教材的分量減少,難度大為降低。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有利于促使大多數(shù)學生走向學業(yè)成功。
在備課時,教師要在對教材整體研究和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擇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知識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先后順序。教材的教學順序一般是先講授知識,后做化學實驗。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將某些教學的順序作些調整,即學生先做實驗后講授。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一旦有了學生興趣,就有了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逐漸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進而發(fā)展成為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激烈奇幻、生動鮮明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很容易吸引住學生。
在給學生直接講授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時,學生往往對這些干巴巴的條文感到枯燥無味甚至產(chǎn)生厭煩情緒,如果能夠恰如其分地將某些化學史以化學小故事或化學趣聞的形式介紹給學生,就會克服滿堂灌輸?shù)谋撞 ?/p>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大部分是以陳述性的方式實施教學,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內容直接提問時,往往能順利回答,但如果將該知識內容置于一定的問題情景中,再讓學生運用該知識解決問題時,學生就不知所措了。
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任務或問題的提出開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設置問題,造成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時時處于有疑難問題可思,有各種矛盾待解的境地,從而促使他們聯(lián)想比較,運用已學的知識去探究和解決遇到的各種新問題。
四、在知識運用中升華化學教學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不越出教科書的范圍,是不可能對知識有持久的興趣的?!被瘜W課程標準提倡學生應該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實驗課的興趣,讓學生在化學知識的運用中體驗學習,從而升華教學效果。
化學教材注意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編入了與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實際聯(lián)系密切的內容,如空氣和水、燃燒和滅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屬材料和金屬資源保護、常見的酸和堿、化學與生活等。在具體內容中編入了如何防止空氣和水體污染、如何滅火、如何節(jié)約礦物資源、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燒、如何防護鋼鐵銹蝕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課題,使學生通過化學學習,能初步解決一些與現(xiàn)代社會有關的實際問題。教材中編入了“化學·技術·社會”、“調查與研究”等內容,使化學原理與生活、社會實際、最新科技成果聯(lián)系起來從而加深了學生對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fā)展之間密切關系的了解。教師要改變重視知識傳授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視這類知識運用的內容,來激活學生的知識貯備與學習能力。
化學實驗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并習慣從化學的視角關注社會、審視自然,把學到的知識盡可能地運用到生活中,分析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瘜W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當中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化學課外活動方式很廣泛,包括建立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知識講座、化學競賽和專題討論,組織學生編輯化學小報、撰寫小論文、進行社會調查、進行環(huán)境保護宣傳等。
可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結合化學的實驗性、生活化特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改進教學方式,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通過知識的實際運用來升華化學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