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布塔鄉(xiāng)中心小學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開,信息技術在學生愉悅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中將發(fā)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作為一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合理地看待信息技術給數學學科課程帶來的前景,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數學知識。
【關鍵詞】數學 信息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
一、現代教育技術,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興趣
好的導入方法,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新課導入一定要新穎,有吸引力。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精心設計的課件,讓學生欣賞,使學生處于優(yōu)美的想象空間,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最后順勢導入新課。好奇心是人們對新奇事物積極探求的一種心理傾向。強烈的好奇心,會促使人們產生一種積極探求新知識的欲望,這種求知的欲望如果反復地表現出來,就形成了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或活動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興趣不僅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甚至會導致具有重大意義的發(fā)明或發(fā)現,可以說興趣是促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主要動機?,F代教育技術在文字、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教學信息的展示上,以其形象逼真、新穎別致、跨越時空限制的巨大優(yōu)勢,對學習者的各種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強烈刺激,創(chuàng)設出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為其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和內部感受的環(huán)境。
二、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多媒體計算機的一個最大優(yōu)勢,就是創(chuàng)設出聲情并茂的場景,使學生的手、眼、口、腦等多種感官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盡情發(fā)揮,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數學中的概念、公式、法則、算理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難理解的。教師怎樣把這些不理解的知識讓學生吸收和理解呢?除了自己精心備課,認真組織教學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難點,使這些難理解的概念通過教師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親自觀察體驗到這些概念的形成過程。
三、通過多媒體課件,讓數學知識貼近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探討知識的興趣。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在課堂上只用了短短的2分鐘時間,就將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況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了“時間”、“路程”、“速度”這樣抽象的數學概念。這樣的教學,讓數學知識貼近生活,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形象,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現代教育技術,讓數學知識無限延伸
在信息技術教育環(huán)境下,將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yōu)閳D、聲、像兼具的動態(tài)教材,教學內容范圍的擴大、更新速度的加快,為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養(yǎng)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的靈感,進而提出獨特的觀點和見解。信息技術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它延展了課堂的空間維度,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實現了聽覺、視覺、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讓數學知識無限延伸。
五、現代教育技術,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數學的某些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了教學的難點。而教學重點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tài)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六、現代教育技術,改善了數學訓練模式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的訓練,主要依靠黑板粉筆,練習本,練習卷,效率低、方法單一,不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發(fā)散思維。而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為我們的訓練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可以通過變題、變圖形、展示實際效果圖,對學生進行大容量的、有對比的、有針對性的發(fā)散訓練和變式訓練,為學生提供數學實踐的素材和信息,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同時提供自選題,從而極大地改善了訓練模式。
七、信息技術,讓數學知識形成脈絡
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維脈絡,注意思維過程中的起始點和轉折點,才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訓練的重點所在。數學知識前后聯系緊密,邏輯性強。在復習整理時適時使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學生把“散裝”的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中,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完善認知結構。在這里,我是這樣做的,立足于教材的單元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將本單元的重難點均設計在自己的課件之中,學生上機操作,可以按部就班地與課件互動,課件中設計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或聲音,正確與錯誤反應不同,學生在一個完整而系統(tǒng)的背景支持下完成復習整理知識的過程,達到了數學知識形成脈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