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照亮未來
作者:楊斌
出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書評
閱讀經典,從讀好選本開始
馬建強
中國的近代化歷程,是伴隨著教育近代化逶迤走來的:興辦洋務,引進西學,開辦學堂,廢除科舉,鼓勵留洋,創(chuàng)辦報刊,開啟民智,促進啟蒙。歲月更替,世紀輪回。我們的近代教育就是從帝國舊夢中、從封閉自足中蹣跚而來的,在西學東漸、兵船洋炮中坎坷而來的,在政局動蕩、社會動亂中不絕如縷的,在思想叢生、思潮迭起中薪火相傳的。現在我們回眸從清末到民初的那段歷程,一方面會為我們這個古老國度的積弊深重、轉身艱難而憂憤不已,另一方面我們更會為那些民族精英的高瞻遠矚、勇于擔當而感佩不已。
民國教育大家林立,教育思想云涌。編者將選文范圍集中在民國,并創(chuàng)造性地遴選了“民國八大家”,這是造福讀者的一件好事。民國教育大家云集,教育思想壯闊,教育文章海量,選哪位教育家,選哪些文章,標準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效果會怎樣,這對一個選家來說,自然是難以回答而又必須回答的問題。做選本,費時又費力、吃力不討好。民國教育重要,因為選本可以方便讀者,所以楊斌老師“一往而情深、百難而不顧”,這是大勇??!
當然編者不只有勇,他還有謀,足智而多謀,多謀而善斷。
孔子編選《詩經》的標準是“思無邪”,《昭明文選》的標準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楊斌老師編選民國經典文選的標準是什么?編者直言其標準是:普適性,經典性,實踐性。普適性即對當下基礎教育有所裨補,為當下中國的基礎教育補充思想“鈣質”,是該書編選的重要考量。筆者讀后的感覺是,該選本有代表性,體現了民國教育生態(tài);有針對性,直面教育基本問題。最近幾年,人們對民國歷史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與難得的熱情??墒且驗殛P注,因為熱情,往往使得我們難以平靜而理性地面對這一段時事與思潮的洶涌紛紜。
筆者曾經比較認真系統地研修過民國教育史,從讀教育家們的教育原著開始,旁及教育家們的日記、年譜、評傳,兼顧民國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流派、教育門類、教育事件、名校校史,并且始終緊扣教育人物。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還加強了田野調查,注重探尋歷史現場?,F在我閱讀這本《教育照亮未來》,竟有“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慨。我能體認楊斌老師遴選“蔡元培、胡適、張伯苓、經亨頤、晏陽初、陶行知、陳鶴琴、葉圣陶”為民國“八大家”的良苦用心,也非常贊同編者對這八大家主要教育成就與代表教育思想的概括,編者關于選文的“普適性、經典性、實踐性”標準也落實得非常到位。
把選本編出來了,看似容易卻艱辛,筆者能清晰地感受到編者對當下教育的一種熱切關注,隱約感受到他對目前教育境況、教師生態(tài)的一些憂慮。筆者覺得編者深諳民國教育之精髓,深得民國教育之真諦,深得民國教育大家之真?zhèn)鳌蔷褪俏覀円钚?,重視教育是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之根本,尊重教育規(guī)律是教好學生、帶好班級、辦好學校之基礎,熱愛學生、鉆研教學、獻身教育、崇尚真理是每個教師的本分與天職。
當代校長的職責與使命
作者:金哲民
出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本書從八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如何做好校長工作的方方面面,立意高遠、深入淺出,既有實踐路徑的呈現,更有理性思考的提煉,值得教育管理專業(yè)研究者、校長等學校管理者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讀。縱覽全書,其核心是在探討學校管理的理性思考與智慧方略,也就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如何做一個智慧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