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其實是命題主導思想的變化,即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而突破能力的關鍵,還是要看高考前的綜合復習,綜合這幾年試題特點和命題規(guī)律,以及分析今后高考試題命題趨向,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跨度,成了制約高考綜合備考復習的瓶頸。
【關鍵詞】思維跨度;反思;規(guī)范;習慣
我們首先來看一道2015年全國卷Ⅱ的試題。
36.(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亞人口超過1億,經(jīng)濟以農(nóng)礦也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亞與我國正式簽署了沿海鐵路項目商務合同。該項目總金額達119.7億美元,全線采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是截至當時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史上單體合同金額最大的項目。圖4示意尼日利亞鐵路的分布。
(1)歸納尼日利亞現(xiàn)有鐵路路網(wǎng)特點及作用。(6分)
(2)指出尼日利亞擬建沿海鐵路的布局特點。(6分)
該題采用與我國有經(jīng)濟合作關系的尼日利亞作為背景材料,涉及交通運輸、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工程安全、工業(yè)聯(lián)系等綜合應用知識,考查學生從圖文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描述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即主要考查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該題除了設問技巧高超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思維跨度大,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實際在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想的比這些更多、更復雜。由于知識面廣,思維跨度大,如果對某一知識聯(lián)系不到或聯(lián)系到了但由于基礎欠缺而考慮不周,那就一定影響到該題的得分。根據(jù)近年來的高考改革,試題強調能力立意,在解答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面太廣,思維跨度過大,綜合性過強。結果使綜合復習的效果大打折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思維跨度,成了制約綜合復習效果的瓶頸,那么,如何有效地加以解決這一問題呢?以下是筆者綜合這幾年高考特點總結和思考的幾點做法:
1.強化基礎知識,構建思維體系。地理基礎知識是我們認識、分析地理問題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智力、能力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切實實讓學生掌握應該學好的地理概念,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性教學。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思維體系,學會用知識導思維,用思維運知識。
2.提高識圖閱讀,信息獲取解讀。
地圖、地理圖表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識量最豐富的載體,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正確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既會培養(yǎng)學生地理基本技能,也會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綜合題答案的編制和構成更注重從材料信息的獲取和解讀中完成,所以要精讀材料,注意文字與地圖當中呈現(xiàn)出來的比較直觀的信息與題目之間的關系,而且要深入理解地圖中的深層原理,這是提升思維跨度的最直觀做法,它為以后復雜的、邏輯的思維跨度儲備了加工的原料。
3.加強試題辨析,多做結構分析。加強對同類問題的歸納是解題的一個重要方法,但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似乎已對這種方法有意設防,其重大特點就是表面相似,實則不同,甚至相去甚遠,極易使學生掉進“陷阱”。另外,就是對題目結構進行多加分析,找準問題的主旨所在及命題意圖,找出試題中的關鍵詞,如中心詞、限制詞、指令詞,注意動詞、數(shù)詞、時間和地點量詞,如上題(1)的“歸納”和“指出”就是指令詞,指令詞主要是規(guī)定答題方式;“尼日利亞現(xiàn)有鐵路”“尼日利亞擬建沿海鐵路”屬限定詞,限定詞則主要是縮小答題范圍,有些題也可有多個限定詞;“路網(wǎng)特點及作用”,“布局特點”屬中心詞,中心詞則主要是提供答題模板。其中,思維跨度的掌握和提升幅度,是檢驗學生解題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4.比對答案編制,反思自身不足。高考試題綜合題的答案,其與題目的融合程度、背景材料的生成過程、表達的精煉與妥貼都達到很高的水平,而且也是高考命題導向,同一試題甚至不同試題,其復雜的思維跨度的實現(xiàn),沒有復雜的思維跨度,就無法實現(xiàn)試題、知識、思維三者之間的思維鏈接,也無法把分散的信息內容進行系統(tǒng)地整合,如上題(2)的答案:(2)橫貫沿海地區(qū)(或幾乎與海岸線平行);(3分)連接東、西兩條(通向內陸地區(qū)的縱向)鐵路,構成鐵路網(wǎng)。(3分)。如此編制的答案就完整體現(xiàn)上面所說的全部特點,這都是高考試題答案的高明之處,當然也是得高分之處。
5.常抓規(guī)范答題,養(yǎng)成良好習慣。這方面主要指綜合題,如規(guī)范答題訓練,答題模板建立,卷面整潔程度,題號是否對應等等,這方面平時就要加強訓練,讓學生形成規(guī)范答題的習慣,在平時的訓練中除了規(guī)范答題,還有信息的提取和解讀、語言的表達和闡釋、時間的把握、答題的順序、字跡與行距的大小和工整等等都必須加強訓練以便形成習慣,到高考時就會依照習慣水到渠成。
總之,近年的高考試題由于設問開放,重視科學思維方法的考查,注重考查科學探究發(fā)散性的思維能力,其實就是思維跨度,試題的主體信息既有文字材料、圖像材料,還有圖文結合材料。題目入題容易,但確定選項和解題思路不易。那么,關鍵就在于學生思維跨度是否達到一定的水平??紙錾暇褪强忌鷿撃艿妮^量,也是考生展示潛能的最好機會,因而,學生思維跨度的形成,也一定是長期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的,但與任何事物一樣,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經(jīng)過多年的量的積累,要想達到質的突破,綜合復習中運用如前所述,就一定跨過瓶頸,達到思維跨度的質的突破,高考既然考思維,那么取得高考的輝煌成績,就成為必然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