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往往我們把教學的重心落到軟件操作的層面上,教學變成了學習軟件如何使用,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這使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么這堂課就是一堂毫無效益的課。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習的趣味性,讓趣味性的課堂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從“要我學”轉換成“我要學”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信息技術;趣味性;實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越是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往往越容易引起學生的探知欲望,使學生感到精力充沛,愿意全心全意的去投入,去激發(fā)自己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為了研究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筆者與本校信息技術組成員共同合作研究趣味性課堂實踐的方法,借助課題研究,嘗試構建趣味性教學環(huán)境,豐富趣味性教學案例,拓寬趣味性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實踐研究,我們認為改進趣味性課堂教學可以由下列幾種方法構成。
一、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教師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可以利用一些生動、直觀的形象去激發(fā)學生聯想。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能夠讓整個教學過程如同游戲般有趣,讓學習者在游戲般的情景中學習,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筆者經常構建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樣式的情景。比如在講解電子表格Excel高級篩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設計了一張嫌疑人的名單,通過模擬破案情境引入課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他們運用Excel中的數據篩選功能去排查真正的罪犯。讓學生覺得整個學習過程像玩游戲一樣有趣,使他們愿意去學,愿意在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在這個場景中教師設計了通過對嫌疑人的身高、年齡、性別、血型等進行篩選,來找到真正嫌疑人。在設計過程中還提醒學生注意到在多個條件的篩選中“與”和“或”的區(qū)別,以及需要注意數據范圍的選擇,比如是用“大于”還是用“大于或等于”的區(qū)別。并在學生做課堂作業(yè)的時候引導他們注意一些比較容易犯錯誤的地方。這樣的學習經歷是學生平時沒有接觸過的,學生沒有想到Excel的篩選還可以用在破案上,因此該環(huán)節(jié)很容易就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希望自己可以快速的破案找到真正的罪犯。利用學生被充分調動起來的積極性,克服一個個教學重點、難點從而很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二、展現趣味性的生活故事
從學生的認知心理角度講,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一般學習熱情相對要高,學習興趣也相對濃厚一點,知識掌握的時間也要快一點,我認為課堂任務的趣味性就是指任務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生活,體現出課堂任務的生活性。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例子,更熟悉,更容易去領會,更容易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展示出來。但由于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者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在設計任務時有時候和自己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不是很契合,缺乏必要的吸引力,這就勢必會影響到案例的趣味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對案例活動的接受程度,對教學效果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在設計任務要適當的對教材的任務加以處理,設計出適合自己學生生活實際的任務。簡而言之,課堂教學要實現書本知識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強烈欲望。例如在上《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這課時,如果只是講授程序如何編寫,或者只是編寫一些數學上的題目就會顯得比較枯燥。學生學習時就會比較被動,缺少積極性。在這里教師設計了一個日常生活情境。我們如何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編程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停車場管理員需要你幫忙編寫一個《智能停車場》程序來解決停車收費過程所碰到的問題。對于進入該停車場的車輛有如下的規(guī)定:1.貨運車輛禁止入內。2.小型客車收費五元。3.大型客車則收費十元。如何圓滿解決這個問題?問題提出后,同學們很積極地討論各種各樣的方法,論證各種方法的可行性。經過一番討論之后,教師再展示已經編寫完善的程序讓學生參考,讓學生意思到,原來還可以自己編程解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激發(fā)課堂趣味,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巧借錯誤契機營造趣味
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解的話,會顯得比較枯燥無味,即使在語言上與學生有所互動,但這還是不夠的,學生們參與課堂,除了在語言上要跟老師進行交流,還要設計一些展示操作類的活動,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操作,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這既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且學生在上臺操作的暴露的問題教師可以順勢指導,且給臺下的同學借鑒機會,這樣比起單純講解的課程效果自然會更好。比如在講解計算機的進制轉換這一知識點時,由于學生平時接觸的都是十進制,沒有接觸過其他進制,思維停頓在十進制的運算方式中,對于二進制比較難于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二進制運算方式,在講解時,我讓兩位學生同時上臺演示,用圓圈表示一個數值,用豎線表示所在的位數,把圓圈用豎線串起來。一位同學展示十進制,十進制個位上最多可串起來9個圓圈,第十個就要把個位上的圓圈清零,十位上串起一個圓圈,逢十進一。另一位同學演示二進制,二進制個位最多只能一個圓圈,兩個圓圈時,個位必須清零,逢二進一。初次接觸二進制,臺上的學生在演示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所謂旁觀者清,臺下的同學就會很興奮地幫其指出錯誤。通過直觀的對比操作,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大感興趣,覺得很有意思,愿意自己動手實踐一番。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所獲得的成就感比老師講解所得更高,此活動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這樣的課堂演示和操作更容易把枯燥的課堂講解變成了趣味性強的演示操作教學,也能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
四、評價反饋及時激發(fā)趣味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游戲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學們認為游戲更有趣味性,為什么游戲會那么吸引學生,當然原因很多,但有一個原因,筆者認為是很關鍵的,就是游戲反饋信息比較及時,這更容易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因此,筆者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在作業(yè)里面設置及時反饋對錯的信息,這增加了課堂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更愿意去做作業(yè)。因為他能及時了解自己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并及時做出修改。在設計Excel的練習題時,比如做函數、圖表、排序等練習時候,筆者加入一些VBA功能,使得表格文檔能自動評分反饋,使得學生做完每一道題的時候可以及時反饋學生做作業(yè)的情況,指出其操作中有哪一步是錯誤的,這能很好地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使得他們努力去攻克錯誤,得到一個滿意的反饋。這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做練習,掌握知識的興趣。
此外,當前有些信息技術教學輔助平臺可以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指出學生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很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嘗試利用其中一種平臺實踐一年以來,在課堂評價反饋及吸引學生興趣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趣味性課堂實踐的研究主要是讓學生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學習。因此在日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思考如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實踐,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努力擺脫枯燥的課堂。為了能讓學生既能快樂學習又能掌握知識,教師就需要精心研讀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課堂。只有做足準備才能使課堂更具趣味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也為學生們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華美.巧設教學情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J].科學與財富,2013年第01期